課程簡介
本次藝術課程以「質感探險家」為主題,帶領三年級學生進行多元感官的藝術探索。課程首先讓學生閱讀《安妮新聞》專欄〈前進的多種可能〉,透過觀察生活中的紋路,激發學生對於不同質感的敏銳度與想像力。學生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如:鉛筆、三角板、塑膠袋、衛生紙、尺、紙張……等),幫助故事主角搭建通往終點的道路,展現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中,學生也觀察並討論各種紋路與觸感之間的關聯,培養對周遭事物細緻的觀察力。最後,學生運用各種工具與技巧,親手製作魚形陶板,創造出具有個人特色的紋路作品,並藉由觸覺與視覺的結合,深化對紋理與質感的理解。
課程目標
-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中不同紋路與質感的能力。
- 透過團隊合作與分享,增進學生的表達與合作能力。
- 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增進學生對材質與觸感的敏感度與理解力。
- 引導學生運用多元媒材創作具個人特色的藝術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 在陶板創作過程中,部分學生對工具的使用不熟悉。教師可以在創作前增加工具示範與試作時間,讓學生熟悉不同工具的操作方式。
- 未來教學規劃時,可以增加更多觸覺體驗活動,例如:盲摸辨識紋路遊戲,提升學生對質感的敏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