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藉由一系列的課程引導學生發現並思考「美感」是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的,在觀察的過程中探討色彩在生活之中的運用、並且加上質感的不同所產生的變化,再藉由調色與配色的練習將色彩的概念與服裝進行結合,並且在服裝部分加入比例、質感的概念,讓學生在課程之後能重新思考、討論美感在服裝之中所扮演的角色意義。
向度分析
評審意見
評審意見
評審意見
美感預期成果
學生能在課程當中達成環境色彩的發現與服裝搭配的美感,學會調出具體的色彩及抽象的色彩,並且了解色彩所傳達出來的意涵,再從色彩的搭配、質感的混搭練習之中,學會怎麼樣的搭配在服裝上才是美的。
教師課後省思
(一)學生在進行調色練習時,時常會直接發問要如何調色,而不先嘗試,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並且給與提示,而不是直接給予答案。
(二)學生在進行鏤空圖案或是色彩配色練習時,教師應適當給予引導,例如陪伴學生到校園內尋找不同質感,而非讓學生漫無目的尋找。
(三)學生在進行作品發表時,可以先請台下同學說出優點再說出缺點與疑問,讓臺上與台下同學之間彼此有互動增進學習的空間。
課程規劃
-
01發現環境中的色彩
每一組拿到不同色系的pantone色票,到校園環境中尋找與色票相同的顏色,並且拍照記錄。
-
02了解環境中的色彩
介紹色彩的命名原則、基本要素、色彩意象、美國的Pantone色彩公司及其與生活中的連結。
-
03色彩搭配與表達
教師設計抽象的題目,學生進行調色與配色,每一組調配出適合搭配的色彩。
-
04服裝上的搭配練習-色彩(一)
教師設計一男一女穿著學校制服的造型模板,各組參考,學生亦可自己設計人物或是服裝,再使用美工刀將服裝部分進行鏤刻。
-
05服裝上的搭配練習-色彩(二)
學生將課堂中練習調色的色卡裁切下來,放置於上週鏤刻服裝部分的人物厚紙板後方進行搭配練習,觀察討論後並拍照記錄。
-
06質感的搭配與表達
延伸上周服裝的搭配鏤空圖案,同學設計一個簡易的動物圖案進行鏤空,到校園內尋找各種不同質感、材質的背景,再進行拍照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