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品味文化色彩

核心概念
  • 色彩的美感
  • 文化的色彩處理
  • 生活環境中色彩的可能性
美感知能
  • 色彩的調和
  • 色彩的象徵色
  • 適切的色彩處理

課程概說

每年三月底本校因應大甲媽祖到新港進香活動而停課兩天,而讓宗教活動成為新港國中學生生活的重要事件,因此想藉此文化色彩濃厚的活動,讓學生以色彩角度切入觀察宗教裡的文化色彩。
首先在學生已有基本色彩學的基礎上,以照片學會觀察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並藉由製作小書籤的練習中,理解和諧的色調與衝突的色調,及色彩與比例之間的關係。
在具備配色能力後,再給予色彩意象的觀念,理解各種不同文化上的象徵色的意涵,最後讓學生在小組彼此互動中,討論出符合媽祖文化卻又最具美感的色彩後,將指定的香火袋圖案完成,之後將作品展出創造一場媽祖文化美感的視覺饗宴。

美感預期成果

預期學生能在認識色彩的文化意象後,並透過色彩的練習與實作,以新的角度重新認識媽祖進香活動,進而運用文化中的色彩意涵於生活中。

教師課後省思

此次實驗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於色彩的文化意涵與宗教色彩使用的背景意義,缺乏背景知識,只靠從上課快速的簡報資訊的給予,學生並不能快數吸收融會,而造成在後一階段的比較台灣與日本護身符顏色使用上的差異報告時,學生並無法很深入的去探討,不同文化使用不同色彩的差異性與為何如此選擇的背景文化,因此未來在設計此相關課程時,應先讓學生先上課前分組找資料報告,簡報只是具彙整學生各組報告的工具意義,如此學生在後續相關的選擇色彩調色上與討論別組創作品時,才能更深度以宗教色彩的角度去切入觀看,而非只有表面的喜歡與不喜歡與否。

課程規劃
  • 01
    融合與突顯

    利用分析生活中的照片製作小書籤,讓學生練習呈現色彩之融合或互補色。

  • 02
    色彩與比例

    改變顏色上比例後製作另一張書籤,呈現不一樣的和諧的色調與衝突的色調。

  • 03
    文化上色彩的意象

    1. 利用簡報講述,各種文化上色彩所代表的意涵。 2. 以媽祖繞進活動的照片請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在繞進活動中所運用的色彩意涵。

  • 04
    香火袋VS御守(1)

    1. 利用簡報請學生欣賞台灣各地的香火袋與日本各種不同功能的御守。 2. 以分組進行,香火袋與御守照片各一張,請學生以色票找出分別所使用的色彩,並上台報告之間的差異。再以顏料調和出護身符上的顏色,並按顏色所占比例畫在小書籤上,除了讓學生更實際體驗不同文化宗教色彩在運用色彩的差異性,更為下節課的香火袋色彩設計先有了基本色。

  • 05
    香火袋配色

    運用媽祖文化裡的象徵色主題以及限定的香火袋圖案,應用上堂課歸納出的色調,加入無色彩的運用,繪出具美感的香火袋。

  • 06
    香火袋配色&作品分享欣賞

    各組選出最具美感的媽祖香火袋作品,並上台分享創作的想法。

林芝霠
臺北市立景美國民中學

任教於嘉義縣立新港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