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我們每天生活在多采多姿的世界中」,這句話透露著色彩是隨處可接觸的、是看見事物的第一印象,在視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從觀察周遭環境場所或日常生活文宣…等,不免發現大多人們非常喜愛使用艷麗的顏色、高明度高彩度的配色來完成一個場域或一件作品的色彩包裝。希望藉由美感教育配合構面的規劃,帶著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去探尋事物、體驗生活、省思生命歷程,進而發展出自身適切的美感。因此課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從自身日常事物去探索色彩,認識濁色系的配色方式並發現色彩搭配合宜性的重要。轉而發現搭配的方式並非只有多彩豔麗的選擇,最終聚焦省思所處環境的美感及自我的內在美。
美感預期成果
- 透過對自我常用色的分析及濁色系配色的理解,了解色彩配置並非只追求鮮豔或多彩,而是也有簡單配色、低調調色的方式。
- 藉由濁色的調色及配色體驗,能夠找到更合宜的配色方式,進而內化屬於自身適切的美的感受。
教師課後省思
- 在色票100選色紙膠帶中有時無法選到相同色,便以相近類似色代替。
- 拍照時容易受環境色或燈光干擾,可鋪白色紙張或注意光源避免之。
- 學生大多對濁色陌生,特別是聽到濁字就認為是髒髒的,負面的色彩。但透過對色彩學的認識,從低明度低彩度的方式說明,並帶入實際作品例子,更能了解其配色氛圍。
- 學生對於直接敘述原色轉成濁色的改變,感受並不強烈。但再透過實際例子對照後,較能感受其間的差異。
課程規劃
-
01色彩蒐查現
學生從自己的房間、包包、衣櫃…等選出6件常用的物品,帶至課堂中。透過色票app的運用,找出自己慣用的色彩,並記錄下來。
-
02濁濁之美
教師介紹濁色系,並以生活常見的配色方式作品(例:多彩、極度艷麗)與簡潔、彩度低(濁色系)配色作品做比較,帶出合宜色彩搭配的重要性。並與上周所產生的自我慣用色色票作省思。
-
03Just濁it!
學生由第一堂課色票APP所產生的自我慣用色票中,挑出四種顏色,練習將其調成濁色系(亮濁色或暗濁色皆可)的顏色。如果這些色彩,稍微降低些彩度,在感受上會有哪些變化?
-
04配色九宮格實作(一)
學生在一10cmX10cm小正方形中做簡單的畫面分割,並將上週所練習的四色濁色系色彩,配色其中。體驗嘗試將自我小正方型配色重複於30X30大正方形九宮格畫布中。
-
05配色九宮格實作(二)
延續上周的配色體驗。
-
06濁色之我見
學生將配色九宮格與先前自我慣用色做比較。學生相互欣賞彼此的配色九宮格所產生的美感,並分享感受。 學⽣重新帶回六件常⽤⽤品,及新選擇六件認為是濁⾊的⽤品,讓⾊彩操作回到⽇常並相互討論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