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陳怡如 面紙,不再無「固」出走!

核心概念
  • 設定層層「任務」來思考方形寶特瓶彼此固定、堆疊的接合構造,感受「部位—外觀—細節」的構造美感關係。
美感知能
  • 與綜合活動課程跨域合作
  • 合宜的接合
  • 欣賞並體會不同構造之美

課程概說

個人在110-1 美感六大構面中曾執行質感構造為主題的《光·隅·構》美感課程。探討如何善用自然光線,經由美感構造方式,讓透明的夢幻聖誕小夜燈作品與不鏽鋼欄杆結合,成為一個「光·隅·構」裝置美感作品。 經過二年後,此次於八年級階段學生執行。再次挑戰「構造課程」,將之前課程再作延伸。 適逢本校於十二月辦理二十周年校慶,學生已完成以綠色為主色的「構成 聖誕小夜燈作品」。課程中設定層層「任務」來思考方形寶特瓶彼此固定、堆疊的接合構造,感受「部位—外觀—細節」的構造美感關係。在製作的過程中,選取合於美感的的接合方式,設計能符合「好組、好疊、有美感」,方瓶和數字20結合成立體構造的「光·隅·構2 .0 」裝置藝術作品。

教師課後省思

  1. 課程順序流暢:以「設計思考」為課程架構,每個階段都有清楚的學習表現。
  2. 主色調能統一:以綠色系為主色調,讓光線的穿透後的顏色更明顯。
  3. 縮短測試階段:構造探究階段,經由不同的任務,找到邏輯空間佳的學生以及手藝佳適合綁水
    晶繩的學生,增加學生成就感。
  4. 有效工作分配:減少測試階段,部分學生對課程參與度意願度太低。
  5. 有效運用經費:在有限經費下,能有效的控管材料運用。
課程規劃
  • 01
    構造初探

    說明構造的接合功能、構造的規律特性及適合材質性的構造設計。

  • 02
    構造體驗

    TASK 1 方形玩構造

    1 試著用橡皮筋將6 個方形木頭連結。

    2) 方形木頭彼此間要不晃、好拆。

    3 逛藝廊分享製作結果


    TASK2 積木玩構造。

    1 積木組「0 」、「2 」。

    2) 積木組「2 0 」 試著組合成為,從不同面相分別看到「2 」、「0 」。

    3) 逛藝廊分享製作結果。

  • 03
    構造任務 探索方瓶之間水平垂直連結

    此部分須連結綜合活動之繩結課程以及生活科技課程之木橋製作的經驗。

    試著將「方瓶集合」捆束、固定、不脫落。想想看,如何做較有效?


    TASK 1 水平連結

    1 一組6個方瓶一組。

    2 試著運用繩結技巧,將「方瓶」和「方瓶」捆束、固定、不脫落成一排。想想看,如何做較有效。


    TASK 2 垂直堆疊練習一

    1 二組合作。

    2 試著運用繩結技巧及卡準概念,將二個水平連結好的方瓶,再捆束、固定、堆疊成二層 。


    TASK 3 垂直堆疊練習二

    1 六組合作。

    2 試著運用繩結技巧及卡準概念,將六個水平連結好的方瓶,堆疊成六層。

  • 04
    光·隅·構2 .0 設計提案

    設計能符合「好組、好疊、有美感」,方瓶和數字20結合成立體構造的「光·隅·構2 .0 」裝置藝術作品。

  • 05
    測試&改良

    對提案反覆測試,及修正,並記錄此方法的優缺點。

  • 06
    「光·隅·構2 .0 」展示會

    (1) 完成「光·隅·構2 .0 」裝置藝術作品。

    (2) 分享小組的物件接合方式、美感的呈現特性以及製作過程的問題與解決方式。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