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校園質感 discorvery

核心概念
  • 發現環境質感
  • 扣住生活和質感的關係
  • 合宜的質感構面
美感知能`
  • 學校美感不同角度與角落
  • 美感無所不在
  • 質感的運用

課程概說

延續107-1學年度實驗課程,引導學生注意生活美感。從欣賞校園的角落熟悉的環境 ”校園” ,進而應用質感構面與環境搭配。

首先介紹美感電子書欣賞質感構面,再到校園用觸覺感受質感進行 ”觸摸” ,然後配合課本到校園進行校園速寫進行 ”視摸” 並完成速寫任務。進入轉換質感,以紙黏土將質感呈現在作品上進而搭配校園做產品美照,過程中穿插回饋座談幫助學生每週回顧及深化學習。

美感預期成果

美的感受與教育重生活環境認同開始;身為美術老師希望在實驗課程帶領學生發現校園質感美,用發現的角度希望學生能用慧心欣賞校園的教室操場、角落、鴨子、喜鵲、花台及廁所….,進而能用巧手運用在小物上與校園搭配美化之。

 

教師課後省思

本次生活美感課程延續上學期校園色彩的關注,設定在校園質感。想藉由觸摸與視覺,讓學生在畢業前用美感經驗感受校園的氛圍。學生經歷過程視覺、觸覺,體驗校園草一木及建築建材的感受與共同討論如何把質感運用產出….。「到校園走走」對於9年級學生來說是不錯的體驗,學生都欲罷不能;希望再延長課程。(用美術寫生親近校園也是一種方式吧)於是把水彩寫生放入當作實驗課程的插曲,增加了4堂課。於是又回到教室:課程介紹、複習,再帶學生第二次出擊「拓印」把美感課程繼續完成。

課程規劃
  • 01
    建國IMAGE

    藉由討論選圖。每個人尋找自己想表達的校園角落

  • 02
    課堂二

    速寫校園美景與質感美、欣賞及理由分享

  • 03
    課堂三

    用觸覺感受形容質感

  • 04
    質感美看建國、建國文具小物一

    用作品訴說形容表現的作品

  • 05
    建國文具小物二

    製作,完成及配置

  • 06
    校園特色照

    校園環境搭配拍攝

羅麗萍
苗栗縣立建國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苗栗縣立建國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