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美感電子書提到:「質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可惜大多數時候,人們將五官感覺視為理所當然因而不易察覺…。」本課程從「校園的質感採集」為起點,先接觸物件表面,再閱讀物件的表面紋理、光澤等訊息,以累積學生個人的「質感經驗」資料庫,
接著進行「紙感不思議」探索課程,分組共同以撕、揉、皺、折、疊、剪、刮、戳…等方法,實驗處理單一質感紙板的質感表現可能性。
課程的第三部分為「光影舞動的閱讀美角,學生選擇燈光與生活物件為主角,選擇合宜的材料及處理方式,架構燈光影來搭配主角物件,呈現材料的特性優點及講究的材料處理,以符合學生個人對質感的美感發現與體會。
美感預期成果
- 質感本是生活中最為直接的美感經驗,透過課程設計思考的學習歷程中,讓學生有感。
- 透過校園環境的質感採集,累積學生對質感經驗的豐富度及敏銳度,並藉由小組通力合作,針對紙材質感處理方法的的多元實驗,培養學生從發現質感到創造質感。
- 「光影舞動的質感美角 」實作單元,思考與實驗異材質及材料處理的質感配搭,創造符合主觀性感受及客觀性合宜的「質感」美感經驗。
教師課後省思
課堂教學觀察:
- 紙感、質感聯想力與質感實驗單元,學生運用生活中聯想力與經驗值,搭配手作能力,平面轉換立體化的質感,例如:瀑布質感、深海的章魚角質感、飛舞蝴蝶、澎鬆的雲朵等,學生反應老師我不太會畫畫但是利用剪刀和美工刀結合立體創作,讓我有更多想法而且是有自信,給孩子多點時間與材料依據自己的進度創作,需要再給孩子多些正面且溫暖的肯定,能力發展過程中自我與肯定是學習動力的來源。
問題與對策:
- 美工刀使用教學:以學生對於基本技法較弱,需獨立將工具使用練習作為前置課程,以利觀察學生對於工具使用的盲點一一調整,可提升作品製作信心與精緻度。(美工刀練習單)
未來的教學規劃:
- 選擇閱讀隈研吾(擬聲.擬態建築)聲詞擬態詞質感學生感受書本裡的照片欣賞理解,但部分學生仍無法理解,未來可運用食物篇結合生活飲食經驗,引起學習動機。
參考資料:https://www.letsgojp.com/archives/365508/
- 「光」和「影」舞動的質感:光影的變化與自然日月變化,學生能能夠更能感受黑暗時需要光影的溫度,未來可運用於比例或其他延伸課程開發。
課程規劃
-
01美感電子書,校園質感採集
校園質感採集探險:由教室內、室外、自由選擇三回合的質感探險練習。 質感想像力思考,拓印排筆法(素描)練習閱讀美感電子書,複習質感心智圖。
-
02紙感不思議之一:紙材的質感實驗
紙感、質感聯想力:舒潔VIVA廚房紙巾 【一秒順媳.后傳】,紙張運用範圍擴散。 紙材的質感實驗:運用撕、揉、皺、折、疊、剪、刮、戳結。
-
03閱讀隈研吾(擬聲.擬態建築)和佐藤大CHOCOLATEXTURE聲詞語
11種「擬聲‧擬態詞」為發想起點,同學選擇對於軟綿綿、透光、刺刺等詞彙的各自解讀,將其運用到質感燈表現中,讓新的質感光芒照耀在作品。 「聲詞語」為發想起點,設計佐藤大CHOCOLATEXTURE 推出建築幾何方塊巧克力,具有對稱美感,方塊大小看起來有許多無限可能「看」得見聲音,「吃」得到質感。
-
04紙材質感試驗
運用不同材質紙張創作不同的生活質感經驗變化,紙材質感實驗的分組發表
-
05光影舞動的質感
發想、設計、實驗
-
06光影舞動秀質感
展覽發表、鑑賞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