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有感書寫

核心概念
  • 能理解 木作筆的比例、材質 功能 ,思考運用相異元素來建立美感秩序 與變化韻律 。 透過設計師筆的感官體驗與探索之旅 能 感受不同材質意象形塑的文創商品 價值 ,以拓展多元視野。

課程概述

讓美回到日常生活,從學生日常書寫的觸感經驗出發,思考如何製作一支「最有感」的材質美筆開始...課程將以設計思考五步驟引導學生製作一支能表現自我風格的材質美筆。

美感預期成果

能理解木作筆的比例、材質功能,思考運用相異元素來建立美感秩序與變化韻律。透過設計師筆的感官體驗與探索之旅,能感受不同材質意象形塑的文創商品價值,以拓展多元視野。
 

教師課後省思

  1. .此次教學在灌注環氧樹酯階段遭遇到多次失敗:
    (1)建模要求更精準-學生以透明片.透明膠帶建模時 常因沒綑緊密合導致漏液失敗或透明片太軟以致建模變形。
    (2)環氧樹酯比例 要以重量為準 此次因以目測量杯刻度調製 AB 膠 2:1 的比例造成比例失精準度 導致環氧樹酯硬度不夠的狀況。
  2. 三階段磨製時間加長:砂紙三階段 (200 號 .600 號 .1200 號 研磨時間拉長環氧樹酯質感才能呈現透明感 。
課程規劃
  • 01
    透過書寫體驗,探討不同比例與質感的比各自的優缺點與適用性,以理解藝術產物的功能與價值,引發學生思考比例、材質、功能三者的關係,接受多元的價值觀點。

    學生從書寫工具的蒐集與分享活動中,以使用者觀點與角度,訂出「最有感」的材質篩選標準-手感尺寸、材質意象、功能性三面向分析日常用筆經驗。

  • 02
    能應用設計思考工具,因應日常生活情境經驗擬定製作原型圖草圖尋求解決方案。

    嘗試使用陶土塑造個人特質筆的造型。思考筆的試手尺寸、造型與功能關係的搭配想像,擬定製作陶土筆的原型草圖,並用簡短的一句話定義筆的個性。

  • 03
    能使用多種技法(車削、灌模),表現個人特質的質感筆。

    學生運用視、觸、嗅覺進行木筆桿車削技法的研磨體驗,探索自己認為「最有感」的木棍肌理與花紋的筆桿,感受木材的自然氣息。

  • 04
    能理解木作筆的比例、材質功能與價值,思考運用相異元素來建立美感秩序 與變化韻律。

    嘗試在不同種類的拚木木筆桿上塗抹不同色系的木蠟油製作出不同的質感表現。

  • 05
    能使用多元媒材(木材、木蠟油、環氧樹酯、水泥、金屬)與技法(車削、灌模)表現個人特質的質感筆。

    思考運用相異元素來建立美感秩序與變化韻律 在木筆桿上嘗試小面積 異材質搭配 ,如 環氧樹酯、水泥媒材進行灌模與打磨工藝技法的表面處理,經由手作來傳遞材質溫度與流動的紋理。

  • 06
    透過設計師筆的感官體驗與探索之旅,能感受不同材質意象形塑的文創商品價值,以拓展多元視野。

    日常到設計 Mr.Cypress 榫合缝系列設計師筆 的製程故事與設計理念影片播放進行材質意象課堂討論。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