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影像的秘密

核心概念
  • 合宜的生活美感
  • 色彩 構面的能力
  • 色彩運用與劇情刻畫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高二電影鑑賞選修課,跑班選修兩連堂,學期課程內容包含鏡頭語言,色彩在電影中的魔力、畫面構成及劇情分析,透過一連串的觀影體驗,以及小組討論,讓學生對視覺影像有更多地覺察。
主要教學方式以分組合作學習為主,透過個人嘗試、小組分享討論再發表的過程,加深學習印象並優化產出,融入資訊,期待學生課後能輕易運用至生活中。

美感預期成果

帶著學生從觀影中體驗色彩在影像中的力量,並能於日後觀影或其他視覺影像中發現色彩的影響力,進而能對觀看的影像有思辨能力(例如透過色彩加強某些情緒的宣傳影片)。

從閱讀海報中初步理解視覺傳達的概念,並能從嘗試操作中歸納出版面構成的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和學生談電影中的色彩前,需要先幫學生們累積觀影經驗,電期剛開始時,學生會把較多的注意力放在劇情上,忽略掉其他畫面中的訊息,累積幾部電影後比較容易上手。

電影海報的構成分析會和劇情解讀有關,小組討論前後落差大,學生經過討論激盪會有更完整的思路,未來的課程中可強化小組討論的部分。海報圖像的選擇過程比預期的耗時且需要資訊設備,教室內僅有兩台學生電腦不敷全班使用,各組輪流挑選將實作時間拉長許多,日後實施相關課程應讓每一組有一台平板或筆電,減少時間浪費。

本學期電影選修課程調整了修課人數的限制,班級人數降低後大幅提升課程討論的深度及廣度(35降至20),若將來要繼續開設電影鑑賞相關選修課可以參考本學期的人數設定。

課程規劃
  • 01
    有彩色電影VS無彩色電影

    將舊有的色彩概念運用至電影思考,比較電影中的色彩運用。

  • 02
    色彩的角色刻畫作用

    分析電影中的色彩與角色性格塑造的關係。

  • 03
    電影如何使用色調影響觀眾情緒

    對照比較四例,並小組討論如何安排符合教師指定情境的畫面色調。

  • 04
    電影蒐藏家博物館參訪

  • 05
    電影中的關鍵圖像

    認識電影海報圖像與電影類型的關係,找到電影中的關鍵圖像,並分析能成為海報圖的原因

  • 06
    電影海報的版面構成

    以同一部電影在不同地區的海報為例,討論版面構成的差異與觀眾文化背景的關係,並由學生討論同電影的DVD封面和海報構成。

  • 07
    電影海報實作A

    以一部台灣尚未上映的電影為例,討論該電影在台灣宣傳時的文宣需要具備的資訊為何,選出適合台灣觀眾的代表畫面並完成草圖。

  • 08
    電影海報實作B

    小組製作電影海報,並上台發表及自評互評。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