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這門課程將帶領學生進入泰雅族的弓織文化,透過深入了解其歷史和特色,學習製作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的弓織手環。學生們將通過探索不同的文化和色彩意義,開拓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善用色彩來創作自己的手環,並在過程中瞭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第一部分:探索與認識
學生們將透過觀察原住民族的服飾,探索不同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從而瞭解這些顏色對於原住民族的文化和傳統的重要性。例如:泰雅的弓織圖紋有山形紋、菱形紋和小米紋等...。
第二部分:創作與分享
量測自己的手腕圍的尺寸,並認識弓織的工具,包含弓織器、梭棒、棉線等,將設計圖的構想轉化為實際作品,使用泰雅族的傳統色彩,創作出具有泰雅美感的弓織手環或吊飾。 完成後分享自己的作品與心得。
教師課後省思
- 弓織的複雜度較高
弓織是泰雅族的傳統編織技藝,其技術性和複雜度對學生而言相對較高。在課堂中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耐心和時間來教導學生,確保他們能夠充分理解和掌握弓織的基本技術和概念。 - 學生會高度投入與專注
在課堂中,觀察到學生在弓織課程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投入和專注,學生對課程有一定的興趣,並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在編織的實作中,過程需要反覆同樣的動作,需要專心操作,只要學生學會編織技巧後,幾乎都能專注投入其中。 - 個別化教學的重要性
觀察到學生在弓織學習上有不同程度和速度,教師需要多注意能力跟不上的學生。透過觀察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學生的需求和困難,並針對性地提供指導和支持,輔助每一次進度落後的學生,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適切的學習。極少數同學會難以理解編織的空間次序,需安排額外時間進行輔導。 - 安排優異的學生擔任小老師
為了更好地支持學生的學習,安排優異的學生擔任小老師的角色。這些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協助指導其他同學。也鼓勵同組夥伴彼此協助,透過這樣的同儕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和溝通能力,還可以促進學習者之間的共享和學習。
-
01認識不同原住民的服飾,並了解服飾上花紋的意義與色彩的意義、探索原住民傳統服飾的色彩與比例,並記錄於學習單、欣賞泰雅族藝術家尤瑪.達陸的作品。
1. 以問答的方式,讓同學猜猜看服飾上的色彩有什麼意涵?
例如:泰雅族服飾的圖騰表示上以紅色為主,象徵泰雅族的積極、進取之心與生命力,原因是在泰雅族的Gaga 裡有一種說法,因為Utux(指惡鬼)最怕紅色,所以泰雅族將衣服用暗紅色的顏料是具有嚇鬼的作用在。
2. 小組連連看,猜猜看泰雅圖紋的意義。
3. 兩位學生一起分析一個族群的服裝色彩,並依照色彩比例來繪製。
4. 欣賞泰雅族藝術家尤瑪.達陸的作品。 -
02認識泰雅族的編織與弓織。
1. 認識泰雅族的弓織泰雅弓織(wakil)為泰雅早期男性基本生活手藝,概略圖紋有山形紋、菱形紋和小米紋等...,常用在頭帶、肩帶、揹帶、腰帶和腳帶等,除了耐用外其用途極為廣泛。
2. 認識弓織的工具:弓織器、穿梭棒。
3. 播放影片弓織影片《尋訪泰雅影像紀錄-交織》。 -
03能運用擷取的色彩來設計手環、可運同樣色彩,搭配出三種不同樣式的手環造型。
請學生利用上一次擷取的色彩來進行手環設計,並設計三種不同搭配方式。使用色鉛筆或水彩來進行上色。
-
04能整理經線,並繃在弓織器上、能有秩序的收拾用具與經線。
1. 學生輪流至台前觀看示範,教師現場示範如何將棉線整理於弓織器上。
2. 在學生進行實作時,教師從旁協助,並播放教學影片。
3. 指導學生用具收拾的方式。 -
05能將棉線固定於梭棒上。
1. 學生輪流至台前觀看示範,教師現場示範如何使用穿梭棒繞上棉線。
2. 在學生進行實作時,教師從旁協助,並播放教學影片。 -
06能使用梭棒與弓織器,進行基礎平織的編織。
1. 學生輪流至台前觀看示範,教師現場示範平織編織的過程。
2. 在學生進行實作時,教師從旁協助,並播放教學影片。 -
07會換線技巧更換顏色。
1. 學生輪流至台前觀看示範,教師現場示範換線的過程與技巧。
2. 在學生進行實作時,教師從旁協助,並播放教學影片。 -
08能保持耐心持續進行編織至完成、對弓織有信心的同學,可進一步學習斜紋的織法。
1. 教師多鼓勵學生,並協助進度落後的學生,一邊播放泰雅的織布歌,沉浸在泰雅族的文化中。
2. 鼓勵學生進一步學習斜紋的織法。
3. 持續編織至完成。 -
09能使用鉗子將金屬扣環扣在作品上,做成手環或吊飾。
1. 學生織到自己要的長度後,從經線上剪下,並用保麗龍膠固定,避免棉線鬆掉。
2. 教師示範如何使用鉗子與金屬扣環。
3. 由學生自己選擇要做成吊飾或是手環,並進行實作,教師從旁協助。 -
10學生用文字表達自已編織時的心情,並寫下心得、欣賞其他同學的作品。
1. 撰寫編織心得。
2. 學生至各組瀏覽其他同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