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啪啦啪啦發現質感

核心概念
  • 質感真實表現出來化
  • 合宜設計與擺飾
  • 數大便是美
美感知能
  • 學生對於生活物件質地更有感受
  • 透過合作,創作出單一與集合等不同視覺表現
  • 質感、構成、素描、雕塑

課程活動簡介

在108年上學期,學生練習色彩的調色,觀察環境中用色,思考校園內色彩搭配,對於色彩已具備基本概念,下學期進入質感課程,讓學生更近一步體驗與感受,雖然質感是由觸覺所引起的,但是在視覺藝術中,人類會運用由觸覺所移轉的經驗而憑著視覺來感知不同的質感。因此當手握滑鼠、輕敲鍵盤、瀏覽電腦螢幕上的畫面時,手會「感覺」到滑鼠與鍵盤的存在和它們的表面特質,眼睛也會受到螢幕畫面的刺激而「感覺」到畫面中物體的存在。課程中請學生以鉛筆拓印出質感,最後還會請學生設計畫面,再轉為立體作品。
質感將在視覺及立體作品中轉換,此學習歷程也是此課程中挑戰之處,觸覺帶來的視覺效果不似色彩般強烈與直接,學生使用簡單質樸的陶土,創造各種不同質感,並挑選集合成一幅作品。學生有個人的創作,也要學會溝通協調與取捨。

美感預期成果

1.對物品質地的感覺。如粗糙、細滑、柔軟、堅硬等,有更高的敏銳度。

2.學生嘗試將無異議或抽象語句視覺化。

3.整理小作品集合成完整作品。

4.將學生作品佈置於校園內空間。

教師課後省思

學生對於陶土熟悉度不高,也很少使用陶土這個媒材,一開始接觸到很興奮,學生其實花了一節課「玩」陶土,每個人都玩得很開心,過程中得不斷提醒學生這是一個杯墊,學生玩陶土會玩到忘記物品原有的功能,評分時會詢問學生嘗試表現的疊字,發現同學們的創意無限,能說出聯想的歷程,少數同學說不出來,也因為材料易修改的特性,會請孩子再做一次修改,最後終能達成最初設定。形塑工作不僅幫助學生發展觀察的能力,並讓學生感受純粹的形體,也可協助學生感受與外在世界的關係與互動,並培養意志力。

課程規劃
  • 01
    感受質感

    質感感受並且討論質感在生活中應用

  • 02
    質感視覺化

    以鉛筆拓印方式,將生活周遭有質感物品拓印視覺

  • 03
    將抽象與詞視覺化思考

    將口語疊聲詞列出並討論其視覺意象,將此意象畫出

  • 04
    視覺意象立體化

    把上週草圖以陶土立體化表現之

  • 05
    討論合宜擺飾

    同組每個同學作品集合討論,並嘗試整合

  • 06
    美感呈列作品

    將作品完成

柳佩妤
臺南市立善化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南市立東原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