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紙有微擬

核心概念
  • 能以紙卡堆疊站立,呈現結構的美感
  • 製作有紙卡的卡榫,旱小組共同完成具有結構的美感創作
  • 能表達個人創作的元素與進行反思
美感知能
  • 瓦楞紙材的黏接與構造處活動性的維持
  • 相異材質的黏合與美感適切度的選擇
  • 測量工具的使用與裁切工具精準應用

課程概說

透過引導,讓學生思考紙卡如何站立,並能和其他紙卡有依序的構成組合,成為有承載的結構。然後透過觀察其結構的方式,創造能產生有秩序與美感的結構。在 KIT1 中安排單純以紙卡做堆疊的活動,讓學生從中發現紙卡可以站立的構成的訣竅,並能有穩定的結構承重。在 KIT2 中嘗試以卡榫方式連接紙卡,增強其結構性,創作出有美感的構成構面。經由操作體驗,深化觀察結構的美感印象。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透過課程的安排,重新省思生活中的結構配置,並能思考結構的美感所呈現的不同可能性。原教案有發展到其他媒材,我希望課程中單純使用模型紙卡,不再延伸其他種類的媒 材,並且藉由局部的修正以及不同 KIT 的設計安排,讓這個課程可以比較單純呈現,只使用模型紙卡,從中思考如何表現不同的構成方式,來體現不同的效果。希望學生能將結構的美感運用在生活中,學習立體造型的變化,並能提升自身的生活美感。

教師課後省思

本期相關課程執行過程發現許多可以跨領域執行的區塊,與108課綱中的生活科技課程有許多類同處,對比於STEAM課程而言,更像是以美感為領頭羊的ASTEM,而操作過程中的秩序與時間控制更是需要縝密計算與超前部屬控管,才能維持良好的教學品質。

課程規劃
  • 01
    關關有卡關關過

    觀察生活物件的結構,並從中討論其結構的美與不美。

  • 02
    建築構思

    藉由結構配置美感的了解,針對教師提供的紙卡進行排列與堆積,並檢視其結構的配置及美感呈現方式。

  • 03
    愛那麼重

    進行紙卡的構成配置練習,學習呈現出具美感的結構作品,並能通過可樂罐的承重,並能討論其呈現的承載的構成特性。

  • 04
    探索構藝思

    探索結構的其他可能形式,並嘗試製作紙卡的卡榫。

  • 05
    魯班再世

    小組利用紙卡進行卡榫接合的組合創作,並依題目創造出三種不同的結構。

  • 06
    微擬建築

    小組分享創作脈絡和形式,並說明結構的配置和其構成的美感,以及心裡的感受。

蔡善閔
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