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走花路吧!

核心概念
  • 認識色彩心理學。
  • 理解與感受舒適合宜且有品味的配色。
美感知能
  • 學習水彩調色技法。

課程概述

國一是一個令學生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轉變階段,無論是環境還是同學,或是心境從懵懂的「兒童」,變成懂事的「青少年」都是令人非常有感的改變。再加上個人主觀的認知能力提升,教育的內容要求改變了,父母的期待加重了,同儕團體的影響增加了,因此「自我統合」成為青春期心理發展的重要主題,就如同蘇格拉底也常告訴人們要「認識自己」,因為認識自己是人生的起點。
因此本色彩課程設計的引起動機就是從臉書外掛即時遊戲OMG!FACEBOOK「預測你的未來」開始,讓學生從「你的靈魂是什麼顏色?」導入色彩心理學,建立自己的色彩品味,找到自己的代表色。同時理解色彩可以傳達意象、感染情緒、甚至彰顯理念,以非語言的方式,直接與人們進行深層的思緒溝通。再來使用「你是什麼花?」即時遊戲,找到代表自己的花,讓學生使用有豐富色彩的紙膠帶,貼出獨一無二擁有自己代表色且色彩層次變化多元的花。
期待學生透過色彩遊戲與認識色彩心理學,學習色彩搭配,同時更了解自己,找到自我價值與優勢,妝點生命色彩,走出一段充滿繽紛色彩的花路。

美感預期成果

  1. 期待學生透過色彩遊戲與教師引導認識自己。
  2. 認識色彩心理學,學習色彩搭配,理解色彩搭配和諧合宜的重要性。
  3. 美感基礎課程的累積。

教師課後省思

課程的起點從認識色彩開始,透過電子白板互動遊戲讓學生樂於學習,在老師搭建的鷹架下一步一步成長前進,這段課程經歷對師生而言都是非常迷人的。在我的教學經驗中,水彩對沒受過訓練的國中生而言是非常有難度的,因此以前上到色彩課都只教平塗,不敢嘗試多變的水彩混色調色,因此學生的色彩色感經驗相對單調,還好在經費的支持下,這次讓學生使用色彩多變,圖案質感豐富的紙膠帶創作,學生都非常開心,因為光是看到數量眾多顏色豐富的紙膠帶就令人歡喜,創作過程中只需要黏貼與使用美工刀的基本能力,再來就是選擇喜歡且合適的紙膠帶,即便是能力較弱的學生都能掌握得宜。整個創作過程建立了學生的自信心並且體驗到非常豐富的色彩經驗。

課程規劃
  • 01
    色彩初探--我的零食最美味(一)

    1.請學生帶自己最喜歡的零食(同組零食不可重複)。 2.觀察零食包裝,選出看起來最美味最令人想吃的一種零食並說明原因。 3.觀察食物的種類與口味跟色彩有什麼關聯性。 4.利用分析食物包裝配色的方法跟色感的關連性。 5.老師說明色彩心理學的運用。

  • 02
    色彩初探--我的零食最美味(二)

    1.請學生帶自己最喜歡的零食(同組零食不可重複)。 2.觀察零食包裝,選出看起來最美味最令人想吃的一種零食並說明原因。 3.觀察食物的種類與口味跟色彩有什麼關聯性。 4.利用分析食物包裝配色的方法跟色感的關連性。 5.老師說明色彩心理學的運用。

  • 03
    品味色彩--「你的靈魂是什麼顏色?」

    1.每位學生從臉書外掛即時遊戲找到自己的靈魂色彩。 2.分析自己的靈魂色彩,並用水彩調出具有自我品味的代表色。

  • 04
    色彩搭配--「你是什麼花?」(一)

    1.每位學生從臉書外掛即時遊戲「你是什麼花?」找到代表自己的花並分析自己的個性與花語。找出代表自己的顏色,並利用Pantone色卡找出相似色與對比色3張色卡。 2.讓學生使用接近自己代表色的紙膠帶,貼出獨一無二且色彩層次變化多元的花,而背景使用代表色的對比色。

  • 05
    色彩搭配--「你是什麼花?」(二)

    1.每位學生從臉書外掛即時遊戲「你是什麼花?」找到代表自己的花並分析自己的個性與花語。找出代表自己的顏色,並利用Pantone色卡找出相似色與對比色3張色卡。 2.讓學生使用接近自己代表色的紙膠帶,貼出獨一無二且色彩層次變化多元的花,而背景使用代表色的對比色。

  • 06
    檢討與反思--色彩是美感的第一印象

    1.以學生作品、美感案例或生活圖片,進行色彩分析說明,強化色彩舒適、和諧合宜、比例等的重要特性。 2.學生穿著適合自己色彩搭配的衣著與創作的花合影。

陳鈺婷
高雄市立民族國民中學 教師

任教於高雄市立民族國民中學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