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從德國到宜蘭|食物拯救大作戰_看見食物背後循環╳創意剩食料理

跟著創作者認識柏林
  • 國際觀
探討剩食議題
  • 從生產源頭探索
走進市場 搶救剩食
  • 搶救行動
地球議題SDGs
  • 學習反饋與行動

世界給宜蘭的一堂課宜蘭國際設計教案

從德國到宜蘭|食物拯救大作戰_看見食物背後循環╳創意剩食料理

發行人|林姿妙
總編輯|agua・都市酵母
諮詢小組|何昕家・莊文生
編輯小組

-宜蘭縣政府|王泓翔・黃湘媛・汪俊良・朱瑞珍・黃瑴彥・黃琬雯・石乃丰
陸昱任・游思芳・朱曉光・李綉媚・賴珮群・賴惠群・林正君

編輯小組

-水越設計|林舒・張愛眉・高偉恩・張以楚

協助|李靚彤・李名宣・邱妍華・邱宣怡・吳秉純・楊凱雯・許彤・張瑜恬・劉怡廷

課程原創|Vincent Wittenberg・都市酵母・水越設計
文獻出處|詳各網路影片・照片或備註連結
出版日期|2022.01.01
出版者|宜蘭縣政府
地址|26060 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北路1號

電話|03 925 1000
傳真|03 935 3084

網站|https://www.ilc.edu.tw/

Action for Education © 2022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ctionforEducation
網站|都市酵母 https://www.cityyeast.com

前導|

認識我們的食物

常見於台灣早餐的蛋餅

宜蘭學校的學生在營養午餐時間打菜到碗盤上

台北101照片

食物浪費示意圖

宜蘭國際設計教育 利澤國中「食物拯救大作戰」工作坊

丟棄剩食示意圖

宜蘭國際設計教育 利澤國中「食物拯救大作戰」工作坊

課程介紹|

改變既國際又在地的剩食議題
從自己的行動開始

剩食課程學習圖表

課程流程地圖,從課程主軸延伸教學多元面向、工具、方法、學習目標

課程流程:國際與議題認知-了解剩食議題-剩食烹飪-料理分享-討論行動

課程架構圖表,拯救剩食達到環境永續。

教學備課|

課程安排、影音資料、工具

Hanna Legleitner簡介

柏林影音資料

google map作為學習德國柏林的工具

柏林的地理位置與地理資訊

德國柏林簡介

宜蘭地理位置與資訊簡介

宜蘭四領域(城市景觀、農產、氣候、宜蘭人吃什麼)簡介

認識剩食議題,探索面向包含世界剩食的狀況、食物生產與價值、氣候友善飲食、食物浪費的原因

世界剩食現況圖表,全球78.5億人口,其中有6.9億飢餓人口,從產地到消費端被丟棄的13億噸食物可以餵飽數十億人口。

剩食怎麼發生的圖表,總產量有十根紅蘿蔔,隨著消耗到達餐桌可能僅剩1-2根。

台灣剩食現況圖表,臺灣的食物浪費統計:120公斤/人/年

剩食影音資料集成

菜市場行動,剩食華麗變身,分為六步驟:攤商訪談、訪談分享、五感與食材的交流、菜單與食譜、剩食變身、美食分享與說菜

同學在課堂上互相交流

用SDGs「永續」的角度思考剩食,探索面向包含探索防災SDGs與展開行動

剩食議題教學工具準備

教育部SDGs資料|

改變既國際又在地的剩食議題
從自己的行動開始

剩食課程學習圖表

課程流程地圖,從課程主軸延伸教學多元面向、工具、方法、學習目標

課程流程:國際與議題認知-了解剩食議題-剩食烹飪-料理分享-討論行動

課程架構圖表,拯救剩食達到環境永續。

附錄1|

學習單

認識德國學習單 德國教案學習單_認識柏林 德國教案學習單_我與剩食議題的距離 德國教案學習單_world cafe友善氣候飲食:動物vs植物性產品 德國教案學習單_world cafe友善氣候飲食:包裝 德國教案學習單_world cafe友善氣候飲食:當季/在地的產品 德國教案學習單_world cafe友善氣候飲食:耕作方式 德國教案學習單_宜蘭的四季有哪些蔬果 德國教案學習單_產地到餐桌 德國教案學習單_拯救傳統市場的剩食 德國教案學習單_學校/班級/家庭的剩食概況


附錄2 |

連結&出處

影片&網站外部連結表單 圖片出處表單外部連結表單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