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紙音傳情─ 紙材立體音感視覺化構成設計
運用生活中隨處可得的回收紙箱媒材,藉由紙的可能性實驗歸納出各種紋理和立體構成的基礎概念,覺察協調或特殊的紋理構成和配置和均衡設計,創造出音樂旋律美感的立體造型紙材造型,。
此美感課程習得如何觀察生活周遭的紋理與質感構成之美,了解其基本原則。讓學生勇於創作,將概念轉化呈現,並合作共創的歷程學習調整修正,達到美的共感經驗建立,創造出協調與美的立體造型或是樂器,或是家具,或是藝術裝置,與學生生活框換動的優美情境,從過程中學會「問題解決」的能力,以及帶得走的美感能力。
美感預期成果
- 透過校園環境的紀錄觀察,與紙材模擬紋理質感,能描述造型符合何種美的十大原則,能辨認材質的各種紋理與質感並做構成應用設計。
- 應用回收物件的發聲實驗,和多元媒材的組合創作,能用立體造型詮釋與表達一段音樂感覺
- 實做成可演奏音樂的裝置藝術,能實踐透過藝術改善環境的理想。
教師課後省思
- 邀請表演老師入班教學,帶領肢體律動,感受環境與身體的和諧關係,以(校園環境就是流動的劇場),進行環境中的音樂想像,這是對環境設計教育的首次思考,用身體的律動來進行音樂與造型想像,將空間當作劇場,則裝置藝術就不只是單純的藝術品,而是能活生生的與人產生有意義的連結。
- 搭上了AI繪圖的風潮,帶學生嘗試透過AI繪圖的互動,進行的創意思考,學生體驗了數位做出超乎自己想像的設計圖,帶來他們改變模型實驗,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當AI能幫助人類進行怎樣的創作?
- 然而在PS數位操作的課程預告討論中,本校因為美術教室網路頻寬不足,無法多台同時上線操作,於是學生一起討論:(數位虛擬好?還是實境物件裝置好? )最終討論,直接在半成品階段,就移動作品到預估位置,進行實驗調正,直接獲取現場回饋反映,然後修正。
- 藝術品暫時性裝置,與長久性裝置的討論? 你的藝術可能是別人的障礙?
-
011紙力偵探大召集 2一張紙的可能性 讓紙張站起來
1. 帶領學生觀看學校環境中的各種自然和建築,和生活中常見的物件,蒐集其中的紋理質感構成元素,再引導學生欣賞特色造型建築與具構成性之產品設計,思考紋理與構成美感的重要性。
2. 讓學生嘗試用一張紙,各種不同的改變,演變成一個不同紋理的立體構成,突破2D平面,可與過去經驗產生連結、任意發想,並著手實驗,最後全班討論分享。 -
023音樂拼湊交響曲 4音感立體造型練習 (一 ) 結構發想
1. 學生每人會拿到3張相同厚度和色彩的紙材,聆聽音樂課的主題樂曲,經過思考與實驗,和小組成員共創的方式進行組裝產生具音感感造型的平面結構,最後全班發表分享。
2. 全班4~5人一組,每人設計出一單位型,應用回升硬紙材,平面圖型或立體造型皆可,將同組所設計出的單位型加以組織,配合音樂主題,發想出一「立體造型紙藝術裝置或家具」,並為此作品命名。 -
035音感立體造型練習 (二 ) 結構補強與細節修飾 6 躍然實境之美
1. 學生設計出的單位型,組合完成立體結構,並思考造型中的平衡與視覺協調比例問題,進行承重力與終至平衡的調整與修飾。
2. 小組成果發表,在校園環境角落中安置藝術造型,並與南區進行縱向學習成果分享與回饋。 -
047校園環境遊蹤趣 8美感遊戲尋寶對對碰
1. 從校園規畫構成的美,了解環境空間規劃構成美的形式;對構成美的構面美感有清楚的認識。
2. 應用數位設備,進行美感遊戲尋寶,將上學期的藝術模型虛擬合成配校園環境,從中尋找最適合環境的配對。 -
059大自然色彩提煉 10構成的解構與重構公共藝術實踐
1. 校園觀察一花與葉的速寫或拍照,將記錄下來的植物或建築紀錄外型和色彩,做成色彩元素檔案庫,透過共創討論,察覺美感構成形。
2. 應用上學期的紙立體作品設計延伸,融入校園色彩,配合人體工學比例,拆解,重構裝置藝術新造型。 -
0611構成異材質變奏曲 12音感造型交響情人夢公共藝術實踐
1. 加入自然或環保回收材質,設計,重新創造出新的環境公共藝術風格。
2. 經過實際承重檢驗,和防水處理後的藝術品,裝置到規劃中的校園空間,紀錄觀察使用者感受回饋,作為未來教學修正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