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說
從自然界到人造建築物和生活物件器皿的結構,都存在著力學與美感秩序。
本課程以 「結構」為主軸,讓學生理解不同材質、材料所產生支撐力的結構是什麼,
並引導學生用眼睛 去看、心去想、去觀察穩定結構的特性和功能,思考形成結構與美的要素有哪些,進而培養其自身的美感經驗。
循序漸進的結構任務挑戰練習;從日常生活中承重物件結構的操作體驗;
最後實作挑戰是學習運用紙張製作一個立體、可抬高承重、堆疊、實用、功能性、又具有美感的水果檯。
做中學可以加深學生對於工具操作和材質特性的學習體驗,培養互助合作、共同完成任務,並且做出適當的美感判斷,
從生活中出發,也希望最終可以活用在生活中,達成對環境的共好。
美感預期成果
- 結構在自然界與日常生活當中無所不在,希望學生在學習本課程之後,了解結構是什麼?
能對結構有感,引起思考,進而做出適當的認知判斷,做出適當的結構體,並達成美感訴求。
期待學生能將這樣的美感經驗跟他人分享,運用在生活中,讓美感的種子發散。 - 分組合作學習,除促進人際關係的建立外,也可學習到彼此不同的優點,讓學習者可以達 到加乘的學習效果。
- 實做體驗學習,能引發學生多面向思考,瞭解工具材料的特性跟結構力學結合,
做出適當合於結構構面方便生活運用的水果檯,引發其實驗和做中學的多元思考和創意表現。
教師課後省思
- 撲克牌與積木塔疊高挑戰,會容易因同學故意拍桌子或發出聲音的干擾,造成失敗重來。
- 在製作模型時,很多學生都會直接用剪刀剪或接用尺撕紙,導致模型歪斜、變形。
- 課程時間安排上練習時間較不足,可多給學生練習模型製作的機會,才會對立體結構有更深刻的了解。
- 部分學生對造型的美感素養不夠,需要多增強美感觀察。
- 此課程很適合手做型的學生,多數在立體結構上表現亮眼,也可以學習相互合作,共同解決問題並完成作品。
-
01生活結構美
1、認識自然界或人造物結構之美、進而了解結構的原理力學、平衡、 對稱和秩序等美感要素。
2、以簡報、影片向學生介紹結構支撐力學的概念。
3、學生分組(四人一組) ,進行紙牌堆塔任務,並進行計分。
4、任務一:紙牌塔疊高挑戰賽。
5、任務二:紙牌塔疊高外,並且承重公仔吊飾一個。
可用摺紙牌或榫 插方式疊高。
6、各組分享堆高的技巧與秘訣。 -
02堆塔任務 PK 賽
1、介紹生活中與結構有關的設計,例如:高樓、橋、摩天輪...等。
2、學生將美的形式原則帶入來進行分析與說明。例如:桌、椅、蜘蛛 網...等。
3、學生分組(四人一組),進行堆積木塔任務,並進行計分。
4、任務一:積木塔 40cm 以上二座,造型、結構需不同。
5、任務二:積木塔 40cm 以上二座,並且各承重課本一本。
6、各組分享堆高的技巧與秘訣。 -
03水果檯的結構挑戰
1、教師介紹生活中常看到的各式水果檯的結構。
2、分享範例中水果檯的材質、結構和其創意美感,思考一個好的水果 檯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3、以 3D 立體方式思考,結合不同厚度的紙張、摺紙形式,製作一個 可以承裝不同尺寸和重量水果的水果檯。假設力學支撐力不變,嘗試將 水果抬高 5-15 公分。
4、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表現媒材,並能呈現出獨特的美感(加入哪些 形式元素可讓結構體看起來更有美感)。並且需注意紙張結構是否穩 固、方便盛裝、可承重不掉落。
5、構思草圖,選用要搭配的紙張材料,加入美的形式美感元素,完成 草圖學習單。 -
04塔檯大集合
1、將照片統整,進行作品分享。欣賞全班作品後,請學生分享作品中 的結構性。
2、透過實作的過程中,去熟悉結構的概念,並使用紙張去展現出美力。
3、利用排列組合去學會力學原理及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