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與設計課程

紙的不思藝—紙繩的藝想世界

核心概念
  • 認知美感元素—「色彩」配色手法。
  • 認知美感元素—紙繩之「質感」。
  • 認知美感元素—紙繩編織之「結構」。
美感知能
  • 運用攝影或紙筆紀錄生活中編織物件的編織紋樣技法。
  • 運用紙繩創作色彩編織餐墊。

課程概說

下學期以「紙的不思藝—紙繩的藝想世界」為創意課程主題,引導學生認識製作紙繩所使用的材料與步驟;透過美感觀察中的視覺、觸覺,發現編織物件不同的質感、色彩配置與造形結構;使用色相環色盤帶學生認識色彩的混色原理、補色、相似色等色彩搭配技巧,再透過色票比對與色彩分析網站/APP,讓學生認識生活中的色彩,激發其配色靈感。

聘請業界講師,帶領學生認識紙繩編織的紋樣結構,介紹紙繩於生活中應用的範圍,並與教師共同指導學生運用紙繩等材料進行色彩配置與編織紋樣發想,創作紙繩編織餐墊。
最後將紙繩編織餐墊作品展示於展示中心前櫥窗後,學生再進行學習歷程分享與討論。

美感預期成果

希望學生透過本課程的學習,認識紙繩的特性、編織紋樣的變化和色彩搭配的技巧;藉由實際創作紙繩編織作品,了解其帶來的造形美感及不可思議的拉力和承重力。

學生能從課程中學習如何發現美,用心生活,體驗生活物件中所包含的美感元素:再藉由櫥窗展示作品,體會各種生活物件的組合構成,也會影響整體的空間美感;最後能整理自己的學習歷程,表達自己的美感體驗,並與同學分享討論。

教師課後省思

在這樣的創意課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和問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

問題1:有些學生對紙繩編織的技術操作感到困難,導致在創作過程中受挫。
對策:人數多的班級上課更要提前規劃漸進的技術教學,並隨時提供額外的支援和指導,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跟上。

問題2:有些學生在創意發想方面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設計獨特的色彩配置和紋樣結構。
對策:提供豐富的設計風格和案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以產生更多創意的點子。

問題3:紙繩編織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學生可能在時間管理遇到困難,無法完成作品。
對策:在課程中提前計劃好學生每個階段的時間分配,讓學生能夠有效利用時間。

未來教學規劃參考:
主題延伸:將課程主題延伸,探討更多紙的應用領域,如紙的雕刻、摺紙藝術等。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紙藝的更多興趣,並擴大他們的創作視野。
學生展示活動:在作品展示後,組織一個學生展示活動,邀請其他同學、教師和家長參觀。這不僅可以展示學生的成果,還能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跨學科整合:將紙繩編織課程與其他學科整合,如藝術、科學、歷史等,創造更多的學習連結和應用場景。

課程規劃
  • 01
    紙繩從哪裡來?認識紙籐發展的歷史、材料與步驟

    1.運用簡報、影片介紹紙繩的發展與製作過程。
    2.讓學生實際觀察紙繩的質感。
    3.體驗紙繩的特性,了解紙繩結構所能承受的拉力和承重力。
    4.讓學生藉由生活中常見之編織物件,實際觀察編織的紋樣。

  • 02
    編織紋樣與配色技巧

    1.讓學生運用攝影或紙筆記錄編織的紋樣。
    2.運用色相環色盤認識補色、相似色、三等分、補色分割、矩形。
    3.運用攝影與取景及色票及色彩分析網站,分析校園及生活中的色彩應用,激發學生配色靈感。

  • 03
    認識紙繩編織的運用範圍

    1.運用簡報、實品介紹紙繩編織的作品。
    2.教師教學生以單色紙繩編織基本結構練習十字編、方格編、斜紋編、六角編等。

  • 04
    紙繩編織餐墊創作

    1.學生之前利用色票與取色 APP 工具,讓學生發現並收集校園及生活環境中的顏色,將配色截圖存檔作為創作依據,再挑選適合紙繩質感之編織技法進行色彩搭配。
    2..學生進行紙繩編織色彩餐墊,過程中師生互相討論其質感、結構與色彩組成之美感。

  • 05
    紙繩編織餐墊創作與美感櫥窗展示

    1.紙繩編織餐墊作品展示於展示中心外櫥窗。
    2.分享創作過程、遇到的困難、創作構想與結構美感的呈現。

其他美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