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Links
BOOK
Tag
Share
文|WenLin
插畫|Pinzi Hsu
2019年5月,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若再回溯至五十年前的6月,美國正經歷同性戀平權運動的濫觴⸺「石牆暴動」(Stonewall riots),從此同志平權議題在美國,甚至是全球才真正受到重視。
身處描寫同性關係的作品遍地開花的現在,只要打開影視串流平台、翻開漫畫就能接觸 LGBTQ為題材的作品,例如備受關注的《性愛自修室》、《昨日的美食》、《誰先愛上他的》等作,因此我們也許很難想像過往平權之路的漫長征途。但仍有機會以經典文學來管窺昔日社會,除了被屢次改編而耳熟能詳的本土代表作:《孽子》、《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之外,這次透過三部翻譯小說與其有口皆碑的影視改編,來理解三個時空背景下,同志族群與主流社會間的情感聯繫與衝突。 不過,正如著名 LGBT 權益團體「石牆」所言:「憑空臆度他人不出櫃的原因,反而忽略了他人保留性傾向的諸多正當理由」,即使現代社會與部分同志文學作品,立意良好地鼓勵同志族群勇敢、驕傲地出櫃,我們仍需深思多數人選擇不出櫃的原由。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