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Links
SELF CONSCIOUSNESS
Tag
Share
圖|manual_for_all
美國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有個「冰山理論」,談到人就像冰山,外在顯露的僅是小部分,海平面下看不見的冰山,則像是人的內在。她的冰山模型分成水面上和水面下兩部分,由七個層級組成,其中六個在水面下的「自我」、「需求」、「期待」、「觀點」、「感受的感受」、「感受」等區塊層層疊加,最終凝聚成水面上大家能看見的「行為」。 這次即以冰山模型為靈感,「如果你我都是一座冰山,我們會是什麼樣的冰山?」或許我們可以自行思考,也可以和老師、同學、家人與夥伴一起相互探索,將你對自己的感受與認識,用自己的方式完成這座冰山。冰山沒有標準樣貌,完成時,你也會看見更多的自己!
不僅是創造,也是自我的呈現,老師可引導孩子們認識薩提爾模式,透過簡易的自我問答方式,帶著孩子慢慢走入深處,意識到更多的自己:
可先從以下提問尋找線索:「在外人或是家人的眼中,我是什麼樣的人?」「應對外界,我如何展現自己?」(例:我是個隨和的人)
接著再進一步思考:「有這樣的特質,可能有哪些原因?」(例:是否有任何人事物造就你的隨和?)
再來想想:「這些特質,是為了配合其他人?還是我有其他渴望?或是恐懼?還是有別的可能?」(例:我隨和可能因為怕說不,或是討厭爭吵,也可能是不希望被討厭⋯⋯)
繼續深入:「透過一層層挖掘,我看到哪些自己以往沒察覺的事?」(例:或許比起「隨和」,我更可能是「__」的人)
試著創作:透過很多的自我對話與思考,試試看把自己的感受繪製出來。無論任何方式、任何元素與風格,試著呈現自己在冰山下的模樣,並與大家分享。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