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份報紙,你會拿來做什麼?

文|Yuhshan Lin 

圖|張梓鈞

天馬戲創作劇團團長 杜偉誠
為了製作原創的馬戲音樂劇,我經常大量地欣賞舞台劇,當我看到報紙,馬上聯想到《報童傳奇》(Newsies),劇中一段報童反抗起義,結合報紙與舞蹈動作,十分流暢、也帶出更多情緒,像是雙腳踩在報紙上、配合舞步將報紙撕成兩半,又踩著報紙,利用摩擦力旋轉跳舞。報紙的玩法很多,可以揉成球跟另外一個人玩你丟我接,運用身體的任何部位,例如手肘、頭、膝蓋去接球、挑戰不讓它落地;或是以嘴吹氣,讓薄薄的一張報紙可以持續漂浮在半空中。
天馬戲創作劇團團長 杜偉誠
雕塑家 段宇
雕塑家 段宇
從直覺出發,我會先將報紙揉軟、再撕成很多碎片,刷上白膠水後鋪在我平常使用的雕塑模具上,再翻製出來,欣賞摺痕的紋理、撕痕的毛邊在光影照射下的千變萬化。安妮新聞向來顏色繽紛,讓我聯想到陽光、海灘的度假感,進而想到棕櫚葉。折棕櫚葉跟摺扇子很像,正折、反折,連續多次後抓住一端、將另一端攤開,修剪一下就完成了。棕櫚葉在古埃及神話中被形容成太陽的光芒,英文棕櫚樹(Palm Tree)的Palm則有手掌的意思,象徵勝利,有著高舉雙手歡呼的意象。
織品藝術家 廖翊丞
無論是報紙或是我熟悉的織品,原料都跟纖維有關,有異曲同工之妙。比起創作出實品,我想跟大家分享在編織中常用的技法,請大家自由運用。先把報紙剪成紙條,以平織法作經緯交織,一橫、一縱、一橫、一縱,當交織的面積越來越大,或許可以從中發現報紙被重新拼組出了有趣的圖案。另一種作法是將紙條揉捻成線,來回穿梭在紙張或布品上頭,像在刺繡一樣。在這連結、聚合的過程中,慢慢產生出新物件,是纖維藝術、織品工藝的迷人之處。
織品藝術家 廖翊丞
編舞家、舞者 周寬柔
編舞家、舞者 周寬柔
回想學生時期,總會有人在上學途中帶一份報紙來學校,接下來整個早上報紙在全班傳閱,從同一個媒介吸收資訊,反而讓大家能更深入去討論今日的新聞。但現在人手一台通訊設備,演算法因人而異,反而離間了彼此的對話語境。我想創造報紙復興計劃,邀請一個人與你同時閱讀報紙,並討論新聞。要如何讓兩個人同時閱讀一張大紙呢?無論是同時閱讀正面與背面,或是找到有趣好玩的閱讀姿勢,請發揮創意一起找回分享文字、共讀的親密感!
花藝師 木艸艸
邀請正在讀這份報紙的各位,一起來創作一份海報,為空間加點個性。首先大膽剪下報紙上任何喜歡的圖案和顏色,作為色塊以排列拼接,背面可用透明膠帶連接,接著畫上一個或多個圖形,沿線剪下、挖空。另外找黑白文字部份,裁切為長條狀數條,運用椰葉編織的技巧交錯成一個面狀。最後將鏤空的彩色報紙覆蓋在編織的黑色報紙上,中空的形狀露出編織的黑色報紙,就能成為獨一無二的海報裝飾!
花藝師 木艸艸
Recircus 移動綠劇場總監 盧子涵
Recircus 移動綠劇場總監 盧子涵
結合綠能與藝術是我一直在推動的項目,我運用壓電板這個媒介,將舞蹈動能轉換成電力,邀請觀眾一起在上頭跳舞,一個拉一個,就像漣漪一般,將影響力一圈圈擴散。報紙也是一種媒介,乘載的資訊能帶來影響,在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激起一波波漣漪。我想用報紙創作「漣漪」,邀請大家從報紙上尋找顏色,一次以一個色系為主,將由深到淺的色階,一塊塊「撕下來」,不用太整齊也沒關係,將它們拼貼、或疊起來,並在這過程中發現色彩的多元。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