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Links
SOUND DESIGN
Tag
Share
文|謝賀銘
圖|Christina Kubisch・©Allison C. Meier
聲音藝術是一個很新的藝術類別,大約四十年前(80年代),藝術圈才開始使用「聲音藝術」這個詞,去歸類世界各地使用聲音為創作素材的作品。但其實再往前回溯,在 50、60 年代裡,在一些藝廊和美術館裡,就開始出現零星的、用聲音去表現藝術的創作了。日本藝術家田中敦子,在 1955 年就做過一個作品:把二十個金屬響鈴(按下去會叮一聲的那種響鈴)用電線串起來,總共串起了 40 公尺長,這些響鈴間的間隔是差不多的,然後她將這些響鈴和線,繞在展覽空間裡,再用馬達裝置去啟動一個一個的響鈴,整個空間就會聽到「叮~叮~」的聲音不斷傳遞下去。這些響鈴就好比帶著參觀者,用聲音去探索整個展覽空間。 但當時田中敦子還不會稱自己是位「聲音藝術家」,要一直到近三十年來,「聲音藝術家」這個名稱才比較確立下來。那些不斷去研究聲音、強調聲音的各種特質、用自己的作品來讓大家感受到聲音多樣性的藝術家們,他們的作品都存在一個最終的創作理念,那就是:打開我們的耳朵,帶我們用聽覺去欣賞事物。 長久以來,人類都習慣以視覺去賞析藝術。而音樂常被認為是唯一純粹運用聽覺的藝術形式,但是我們的耳朵能夠接收到的,當然不只有音樂。如果說生活環境裡任何的聲響,或者任何以器皿、機械或電腦所製造出來的聲音,都能轉化成創作素材,那聆聽聲音,就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藝術欣賞方式了。下面就來介紹兩位聲音藝術家,看看他們是怎麼用聲音來「創作」,引導我們去聆聽這個世界。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