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Links
BOOKS
Tag
Share
文|教師 陳怡如︱臺中市立光德國民中學
臺中市光德國中的學生主要來自鄰近的兩所小學,學生個性純樸活潑,可塑性強,「但因單親、新住民、原住民、隔代教養家庭多,學生家庭教育功能較為不彰,讀書習慣待改善,且多對繪畫信心薄弱,學生習慣等待老師給予答案,較缺乏自我思考。」擁有將近20 年教學經驗的陳怡如老師,一直相當重視美感教育,在家長的配合及支持下,安排了一連串的探索、體驗等美感課程,讓學生從中累積對於美的感知,並且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都會帶一包包衛生紙到教室,因為大都隨處亂放,我常會看到衛生紙在教室四處飛。」曾在美感構面 KIT Lessons 的「構造」單元中,讀到鼓勵學生設計將模矩木塊以橡皮筋和螺絲釘捆束的組合系統;陳怡如老師靈機一動,把木塊換成衛生紙盒,設計出一套讓學生將紙盒與課桌椅固定好的有趣課程。同樣是方體與方體之間的結合,但多了實用價值,學生在課程中也更有動力及成就感。 「一開始學生都會直接用繩子把面紙和五花大綁,以為這樣固定就行了。但他們慢慢發現這樣不夠美觀,而且綁太緊面紙盒往往會變形,就開始嘗試其他方法。」由於課堂實作地點就是學生平時生活的場域,除了基本的「堅固」要求,老師特別要求學生要避免影響到走動空間且容易抽取,甚至鼓勵最終的成果要能「一路用到畢業」。從食用功能到外觀上的條理,兼顧堅固、實用、美觀的課程需求,讓學生傷透腦筋,但也從不斷的嘗試當中,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最後的成果發表中,我們看見無數種固定紙盒的方法,而且後續還可以透過反覆討論、修正,讓固定方式更簡化,拿取也更方便。」陳怡如老師說,「最後學生會慢慢意識到,原來生活中的問題,是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在一次次階段性任務後解決的。這是這個課程最珍貴的地方。」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