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象形文字到表情符號:

如果法老王也可以傳簡訊

文|編輯部

圖|©Emojipedia

象形文字是一種完整的書面語言,即使是完全不識字的人也能大概理解一些基本的符號。在約 5,200 年前的埃及,印刷術還未發明,為了讓文化傳承下去,象形文字抄寫員必須掌握精確的書寫技術,因此寫得既慢又難以看懂。現在簡單地按一個鍵就可以用表情符號替代文字訊息,簡直是象形文字 2.0,如果法老王有一支手機,羅塞塔碑文就不會花 23 年才被破解了。

傳訊息時,你喜歡怎麼「笑」?是「哈哈哈哈哈」、「ㄏㄏ」、「笑爛」還是「😂😂😂」?源自日文「絵文字(e-mo-ji)」的表情符號,讓原本單調的文字訊息增添情感上的細微差別,從設計師栗田穰崇在 1999 年創造初代表情符號,到 2008 年 iPhone 手機出現表情符號鍵盤,表情符號才逐漸普及。2014 年甚至出現在美國白宮的經濟報告上,隔年😂更成為《牛津詞典》年度單字,擁有喜極而泣的含義。 隨著世界愈發數位化,為了讓表情符號成為跨越地域和文化的交流工具,便由非營利組織「全球統一碼聯盟」專責審核,以 iPhone 鍵盤為例,增加了警察👮、醫生👩‍⚕️、廚師👩‍🍳、聖誕老人🎅等職業人士,並加強多元意識:男人可以穿著婚紗或哺育嬰兒 、補上 LGBTQ 彩虹旗幟🏳️‍🌈 、盲人聽障和義肢入列,在在顯示多元價值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表情符號是否成為一種語言至今有待商榷,但輕鬆一擊, 可以輔助文字,製造親切感或傳達愛意。

象形文字簡史

原始造字方式,這些圖畫文字表達物體的外型特徵,台灣現在使用的繁體中文即從甲骨文發展而來。

如果法老王也可以傳簡訊

電影片名的表情符號

如果法老王也可以傳簡訊

動物溝通之道

文|阿鏘的動物日常 繪圖|劉倩帆

海中密語─海豚 Dolphin
海中密語─海豚 Dolphin
陸地上生物最初的祖先來自海洋,而鯨豚的祖先適應陸地後又回到海中生活。聲音在水中的傳播比空氣要快且距離來得更遠,在水下世界,比起視覺海獸更仰賴聽覺,牠們能發出、接收的頻率比人類更廣。科學家透過錄製鯨豚聲音分析並追蹤鯨豚在海中的去向,也試圖「翻譯」鯨豚溝通的內容。
齒鯨仰賴發聲做回聲定位以利覓食,同時也靠聲音「溝通」。海豚甚至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就像個人簽名檔一樣的「身分哨聲」,藉此在高度社會化的群體中聯繫,即使距離遠到看不到彼此,還是能透過聲音通話。
大翅鯨以「鯨歌」聞名,不同於日常交流的叫聲,繁殖期的大翅鯨雄鯨會有特殊的叫聲,長度足以稱為一首曲子,有自己的曲式和節奏。同區域的雄鯨唱的「流行」曲旋律類似,還會因為加入外來新成員而改變一地的曲風。
1977 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號探測器上曾播放大翅鯨鯨歌的唱片,以期能與外星生命交流,然而用鯨魚的求歡之音來表達善意可能熱情過頭了吧?
在商業補鯨被禁止後,鯨豚保護略有起色,但人類的軍事、航運、工程裝置產生的巨大聲響,會影響鯨豚聽力,導致牠們改變行為,得發出更大的聲音蓋過噪音,才能與同伴交流而耗費更多精力,或被迫離開原本的棲地。
草原上的毛球哨兵─草原犬鼠 Prairie dog
草原上的毛球哨兵─草原犬鼠 Prairie dog
住在北美草原的黑尾草原犬鼠,挖洞在地下建立龐大的家園,每當碰上同伴時,牠們會以類似人類「接吻」的方式短暫交流,確認氣味來判定是不是一家人。
犬鼠有良好的視覺和聽覺,當掠食者出現時,站哨的犬鼠會以後腳站立,大聲吠叫通知家族成員回地下躲避。科學家研究犬鼠的叫聲發現,有類似人類語言的「詞彙」,除了可以區別不同的略食者,還能簡單地描述掠食者的狀態,像是對方來自天上或地面上,顏色、形狀、方向和移動速度。如果同一種掠食者隔了數個月再次現身,犬鼠也會發出同樣的聲音來警告同伴。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