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YOUR POWER



吸管的進化

文|編輯部

圖|Pluiefine

由於當代外食習慣普及,加上席捲全球的手搖飲風潮,使得一向微小的吸管大量盛行,成了不可忽視的環境議題。2019年7月1日,台灣成為世界第一個禁用一次性吸管的國家,這項政策不僅帶給人們更多對餐具使用的思考,也促進了多種不同材質與設計的吸管誕生。無論這些吸管有什麼樣的特質與優缺點,都讓人們看見「我們的選擇」如何影響了消費、使用方式及環境意識的各種思考。

吸管的進化
咖啡渣吸管

近年有團隊成功以咖啡渣製作出吸管,不僅為一年產生數百萬噸的農業廢棄物找到新生命,也能在自然環境中生物分解,或許生產成本較高,但為環保餐具的製造找到新可能。

甘蔗吸管

甘蔗纖維也是近年興起的植物纖維,不僅能做餐具、桌椅、包裝紙,也被拿來製作吸管。雖然跟咖啡渣吸管一樣,會加入全天然聚乳酸(PLA),但期許成為一個比較環保的一次性吸管。

紙吸管

相較於塑膠吸管,紙吸管比較容易降解,普遍認為是對環境影響較小的一次性吸管。但無法持久、容易變軟而使用困難,也可能需要更多的紙類資源,和更多的加工程序。

矽膠吸管

耐高溫,夠軟Q又好收納,吸取時不易有死角,也適合喝飲品愛咬吸管的人。雖然使用後必須盡快清洗,不然容易藏污納垢、殘留味道,但討喜的質地與多變的色彩,可說是親切的品種。

玻璃吸管

輕透質地加上碰杯時的清脆聲響,玻璃吸管始終被認為是一款很上相的品種。不僅耐熱而且容易清洗是它的特色,只是帶在身上得小心翼翼以防破碎就是了。

鈦吸管

不僅耐酸鹼、耐高溫而且耐用耐摔,質地輕又好清潔、不易卡垢的鈦吸管,被認為是幾乎可以用上一輩子的品種。雖然價格比其他種吸管昂貴許多,但還是有不少的擁護者。

竹吸管

非常天然的品種,帶有竹香、輕盈而且不易造成環境傷害,價格也比較便宜。只是使用上不易清洗,會殘留氣味,潮濕環境下也可能發霉,比較容易損壞。

吸吸管

由於總是無法確認吸管內部是否有妥善清潔,後來誕生了一款PP塑料製作的「吸吸管」:攤開猶如捲尺,夾鏈設計讓它組裝與拆洗便利,可以捲曲收納,也夠硬挺耐用。

不鏽鋼吸管

可說是比較早出現的環保吸管品種,也是目前比較大眾的選擇。通常以「316醫療等級」與「304食用等級」為原料製成,前者又更耐腐蝕一些。雖然不易損毀,但清潔需細心點。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