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Links
DIVING INTO ARTS
Tag
Share
文|王冠懿
圖|aminwu
讓我們先幫藝術下一些簡單直白的分類——美的畫作/看不懂哪裡有美的畫作、看得懂/霧煞煞、風格細膩/做工粗獷、傳統唯美/新潮前衛(也可以說是「怪」)、很藝術/不是那麼藝術⋯⋯這樣講藝術是可以的嗎?當然可以! 藝術很主觀,沒有對或錯;說到底,人的感覺才是重要的。創作的人(藝術家),與觀看的人(如你我這般的一般民眾)的感覺都很重要。藝術家創作一定有想要表達的事情,可能是一種情懷、想像、情緒,也可能是一件希望提醒他人、喚起他人重視的事情。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不一定能100%接收到藝術家的天線,但我們可以有一些「感受」。 藝術的樣貌也越來越多元,包括本期提到的美術館內的藝術,跨到建築之外、擴及整座城市的展演,以及橫跨多元領域的媒介與表現形式。藝術不只存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能啟發靈感、療癒身心,甚至是開啟一場旅行的好藉口。出發探索之前,讓我們先來一點暖身運動吧!
找一個讓你安心的地方,開始五個感官的暖身練習。 Tips: 1. 坐或躺,或任何讓你舒適的姿勢,試著安靜下來。 2. 除了視覺練習,使用其他四個感官建議都把眼睛閉上,可以體會到更多喔!
專注在眼前的畫面。 ● 顏色:看到了幾種顏色呢?如果單指一種顏色,例如綠色,有幾種不同的綠色? ● 形狀:試著讓視線不聚焦在任何地方,看到了哪些形狀呢?有沒有特殊的形狀?例如三角形、星形,試著描述形體。
專注在耳朵聽到的聲音。 ● 周遭有哪些聲音呢?有沒有什麼平常沒注意到的微小聲響? ● 自己的身體有沒有發出聲音?
專注在進入鼻子的氣味。 ● 所在的空間裡,有哪些可辨別出的味道? ● 鼻腔本身有味道嗎?早晨跟剛吃完飯後的鼻腔味道有什麼不同? ● 聞聞手臂跟大腿,皮膚有味道嗎?
專注口腔裡的味道。 ● 嘴巴裡有什麼味道?試著描述口腔裡的氣味。 ● 想像你的舌頭是一台掃描機,正準備繪出你的口腔立體圖。輕輕地一顆一顆滑過牙齒的側面與上方,觸感如何?做完之後,口腔有新的味道出現嗎?
專注在身體皮膚的感覺。 ● 有戴眼鏡嗎?眼鏡與身體哪些地方有接觸呢?那些地方的感覺是什麼? ● 感受身體與地面/椅子/床/牆接觸的地方,溫度如何?觸感如何? ● 感受暴露在空氣中的皮膚,風吹過的感覺。 ● 感受跟衣物接觸到的身體部位,分別有哪些感受?
藝術的世界多姿多彩,從傳統的八大藝術到後來加入的電影、動畫、漫畫、多媒體、科技藝術等,種類一直在增加。試試看,不要老是用同一種方式欣賞藝術,跟著下列引導,隨機選一條路徑,換個方式感受吧!
遇到新的事物,你可以事前作足準備、深入了解每個細節,確保自己不漏掉任何該知道的資訊。這樣的你很容易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成為知識王者! OS:這個藝術家的生平、流派、他在想什麼、關注哪些議題、為什麼用這樣的表現形式,我都要查清楚再出發。
你偏好順其自然的生活方式,享受每個當下的感受,不過分注重細節。看起來常常無所謂的你,若遇到任何讓你眼睛一亮的事物,也容易深陷其中,享受挖掘其中知識的快感。 OS:來吧!用你的藝術砸向我吧!來看看我可以感受到什麼,或者,什麼都沒有!
你擁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創造力,擅於從一成不變的生活裡發掘出有趣的元素,跟你一起欣賞藝術怎麼樣都不會無聊。 OS:我的世界裡沒有不好看的作品,我總是能發現一些有趣的地方!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