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讀一讀,他們眼中的世界

文|Judy Hsu

圖|cincin chang

達爾文與小獵犬號: 物種原始的發現之旅》——穆爾黑德
達爾文與小獵犬號: 物種原始的發現之旅》——穆爾黑德
「愉快這個詞並不足以描述一個首次獨自在巴西森林中漫步的自然學家的感受……這一天為他帶來強烈深刻的快樂,是他不可能再經歷到的。」

1831 年12 月,英國海軍探測船艦「小獵犬號」在幾經修繕後終於啟程,達爾文以自然學者身分隨行,而這趟旅程不僅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也孕育了對生物學界造成深遠影響的「演化論」。隨後,許多介紹這段航行的書籍紛紛出版,其中,澳洲作家穆爾黑德(Alan Moorehead)的著作除了參考達爾文的日誌、自傳與親筆信函,也收錄了其家人、師長以及同船夥伴所留下的資料, 能讓讀者一窺航行當下,這位生物學者未經修飾的第一手觀察、情感與發現。

在阿根廷的蓬塔阿爾塔,達爾文挖掘到大量的絕種化石,這讓原本準備要擔任神職的他開始懷疑大洪水故事的真實性,也開始思考這些物種究竟為何滅絕?要是聖經無法解釋世界萬物的運作, 那有什麼能?這個疑問在整趟航行隨著新的發現不斷發酵,在行經加拉巴哥群島之時,達爾文進一步觀察到物種外型隨著各個島嶼的環境差異而有所不同, 最終催生出物競天擇的演化論,並從此改變人類對物種起源的認知。
《格列佛遊記》——強納森・史威特
「當地人漸漸不太害怕我對他們造成危險,有時我躺在地上,讓五、六個人在手掌上跳舞,後來連男孩、女孩也敢到我的頭髮裡捉迷藏。」

在英國開啟大航海時代之後,歐洲也同時開啟了「故事的時代」,航海冒險家遠航歸來時,港邊的居民總擠在碼頭, 等船上最會說故事的人就地開講。強納森・史威特(Jonathan Swift)在這樣的時代裡,捏造出一位名叫理查・辛普森(Richard Simpson)的出版者,再假稱《格列佛遊記》的文稿是由格列佛船長本人親自交付,於1726 年出版了《格列佛遊記》。

本書描述了主角格列佛遊歷小人國、大人國、諸島國以及慧駰國的所見所聞, 記錄了許多讓人或瞠目結舌,或捧腹大笑的奇聞軼事:小人國的人民身高平均只有15 公分左右,國內,兩大黨派高跟黨和低跟黨爭論不休的問題,竟是鞋跟高低,吃雞蛋時應該要先敲哪一邊和鄰國開戰。這些「故事」看似稀奇有趣, 其實隱含了作者史威特對當時英國政治現況的諷刺,在三百年後的今日,似乎仍能從中瞥見現代政治的影子。
《格列佛遊記》——強納森・史威特
《莫斯科紳士》——亞莫爾.托歐斯
《莫斯科紳士》——亞莫爾.托歐斯
「但請別會錯意:你只要再踏出大都會飯店一步,馬上就會被槍決。」

這是亞歷山大伯爵在1922 年被下的判決。處於蘇聯的「紅色恐怖」時期,伯爵只因一首同情革命的詩,被判終身監禁於大都會飯店。面對如此處境,他首先想起的是教父曾告誡他的格言:「厄運會以很多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一個人倘若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就會被該處境掌控。」隨後,伯爵遇見因父親調職而暫居飯店,對所有飯店房間功能瞭若指掌的9 歲女孩妮娜,他於是決定將飯店想成一艘油輪,並從此一腳踏進下艙:飯店大廳分揀郵件的小房間、地下室花店的花莖修剪室、電線纏繞的配電間,最後甚至放下身段,在餐廳當起領班,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不同的出口。

出版於2019 年10 月的《莫斯科紳士》中譯本,彷彿預知到疫情即將為人類生活掀起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先行寫下的應對手冊,在空間被限制的情況下, 人究竟該如何保有對生活的掌控、對生命的熱情,以及對世界的好奇?亞歷山大伯爵從書中走出來,牽起我們的手, 一步一步探索大都會飯店中,那些豐富他生活的樂趣,以及那些成為他愛與歸屬的人們。
《你走慢了我的時間》——張西
「出走像是拿著自己喜歡顏色的蠟筆, 離開白紙,試著在石子上、廢墟的水泥牆上、巷口的磚頭上,在那些自己未曾想過其實也可以作畫的地方……」

2013 年, 張西創立了「故事貿易公司」,以甜點和陌生人交換故事,成為她出版第一本書的契機。2016 年,張西突然覺得人生被死死地卡住了,平常能讓自己快樂的事物,這時卻一點都起不了作用,於是她決定出走。這次,她改用「故事換宿」,為自己規劃了三十天的環島旅行,並在網路上徵求「小房東」向她訴說自己的故事,她則用心傾聽,並寫下這些故事。

在三十個夜晚裡,張西走入30 個小房東的家,每一夜,她透過一雙全新的眼,看進別人的生活與關係,她看見有人因兒時的家庭暴力而受苦,看見心思細膩的女高中生無法被他人理解,也在看見無數煩惱與擔憂的同時,用心傾聽與回應。

「就像我們正排成一列要一起通過一個漆黑的隧道,走在前面的人們,看似離出口較近,卻不一定比較堅定。」在探索世界的路上免不了挫折與困惑,在你感覺邁不出腳步的時候,讀一讀這些小房東的故事,或許就能獲得走下去的勇氣。
《你走慢了我的時間》——張西
生命帶我走向了你
漫畫家|傑瑞米・維爾(Jeremy Ville)
當代藝術家、工業設計師和作家。工作室與世界各地的文化機構和組織合作,推出許多分享正向能量與推動社會改變的藝術項目。多次與《紐約時報》合作。作品曾展出於布魯克林博物館、東京澀谷的文化村畫廊和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並刊登於《Wallpaper》、《Nylon》、以及《IdN》等雜誌。

在〈生命帶我走向了你〉(LIFE led me to YOU) 這幅漫畫中,傑瑞米將人生看作一連串的選擇,而每扇門的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困難,最後帶領畫中角色走向了「你」。然而,圖中的「你」是誰?是自己,還是別人?又在那裡找到些什麼?你會從此待在這,還是島上又有其他門,能引領你走向別處?一切都取決於你如何解讀,你能賦予它屬於自己的意義。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