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RTHDAY



生日的前世今生

文|編輯部

圖|cincin chang

在冷颼颼的12 月,路邊立起一棵棵聖誕樹、文具店擺上五花八門的聖誕掛飾,路邊小販賣著手寫的春聯和紅包,年節的氣氛令人滿心期待。在過節的時候,你會好奇節日是怎麼來的嗎?又或者,其他國家、族群會慶祝什麼節日呢?世界上的節日可能多到你記不清楚,但有一天你很難忘記⸺你的生日。不過,人類其實很晚才開始慶祝自己的生日。

生日的前世今生
根據歷史記載,最早的慶生活動源自西元前3000 年的埃及。埃及的國王被稱為「法老」,人們相信國王在被加冕為法老的那一天,即重生為神,會舉辦盛大的派對慶祝,避免邪靈來竊取人類的靈魂。

為神慶生的習俗延續到古希臘時代。古希臘的月亮女神名叫阿提米絲,為了重現月亮的光芒和阿提米絲的美麗,信徒們為女神慶生時會用麵粉和蜂蜜製成蛋糕,並點燃蠟燭,以燭光代表月光,讓蛋糕看起來像是在發光。據大多數研究指出,慶生對象從神祇轉為凡人遠從羅馬文明開始。然而,他們最初只為皇帝慶生,接著推及到男性執政官、元老院議員及政治人物,直到12 世紀才為女性慶生。

至於東方文化圈內的中國,則是從佛教傳入的魏晉南北朝才開始有過生日的習慣。佛教極為重視誕辰,從釋迦摩尼到地藏王菩薩,各種菩薩都有自己的生日,信徒在為菩薩「浴佛」、「行像」時,被「慶祝誕辰」的概念潛移默化,也因此漸漸開始重視自己的生日,並發展出生日習俗。到了唐朝,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富庶的生活,讓人民除了填飽肚子外,有更多心思能過節慶祝。 唐玄宗甚至將自己的生日立為「千秋節」,全國放假三天,過生日的禮俗也從此在百姓間流傳開來,除了常見的吃壽桃、長壽麵,文人也開始寫詩祝賀親友生日。 在文字承載的祝福之外,我們最常聽見的「生日快樂」則可能有些魔力!根據美國人類學家拉爾夫・林頓(Ralph Linton)於1997 年出版的《生日雜談》,向生日的人道賀和說些祝頌語最初起源於巫術,而巫術的基本原理就是透過話語「唸咒」,以讓咒語發揮作用。據說,人在生日那天最接近靈界,所以會特別容易受到咒語影響,好話帶來的幸運也會加倍。時至今日,許多人一聽到生日就會立刻聯想到派對、蛋糕、蠟燭或禮物,但除了開派對,還有其他慶生方式嗎?推薦你仔細思考一下自己最喜歡做什麼事,並在生日當天邀請你珍惜的人和你一起同樂,可以是無憂無慮地吃大餐、刺激的攀岩,也可以是幫助別人⸺美國團體「生日計畫」(Birthday Project)的創辦人羅賓・博馬爾(Robyn Bomar)鼓勵人們在生日當天做好事,而且幾歲生日就做幾件!博馬爾如此分享她的初衷:「全世界每天有1,900 萬人生日,如果每個人都能在生日當天為他人做一件好事,那一定可以改變世界。」

找一找:下圖中還有幾隻彩虹小驢,請查查 它叫什麼名字?是哪個國家的生日習俗?

生日的前世今生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