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Links
ALL THE SIDES
Share
文|瘋戲樂工作室藝術總監 王希文
圖|小橄欖工作室
從小到大在學校念書,多少都被分數或是父母的期待綁架,即便高中有分組、大學有選科系,但身邊真正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而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工作內容更是多與所學無關,如今回顧過半的人生,必須說,人還是得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快樂、才會做得好,畢竟各行各業都有艱辛與惱人的事物,也唯有做自己真正有感覺的,才能甘之如飴。
在接觸不同領域事物時,我們往往容易被最光鮮亮麗的角色所吸引,譬如歌手、演奏者、演員或運動員,但這些幕前的職業,多半需要極高的天份、努力與運氣才有可能達到,且失敗率極高。很多時候,我們(的父母)會因此認為這些行業很艱辛或是不穩定,於是否定掉這類職業,甚至同時也否定了這事物本身。我想在多數人成長過程中,只要提到想要從事藝術或體育相關的職業,或多或少都有被否定或勸退的經驗,但事實上,每個行業都是由許多不同專業所組成⸺你喜歡音樂,不一定非得要成為歌手或音樂家,也可以嘗試音樂老師、樂器管理、音樂企劃、錄音室助理、音樂法務、樂團經紀、音控……而要是你喜歡籃球,就算當不成職籃選手,你也可以試試教練、訓練員、體育主播、球評、運動員經紀人、開體育用品店等職業。 根據興趣,找到自己喜愛的領域,再根據你的個性與能力特質,找到那領域中屬於你自己的位置,這份工作你才會做得又好又快樂,最後,這個職業搞不好還可能會變成你的志業。 以我個人為例,我是一個跨界音樂人,工作身分非常多元:在流行音樂領域,我是製作人或編曲;在電影配樂領域,我負責作曲;在音樂劇領域,我則經營劇團,並擔任藝術總監、作曲及音樂執導。這些職位看似複雜,但卻有個共通性,就是除了創作音樂以外,還涉及製作管理(我必須留意工作進度、藝術方向、分工及預算),以及大量與人的溝通,而它們不但反映了我的興趣,同時也反映了我的個性與人格特質⸺我一直是個遊走在理性與感性之間的人,時而嚴謹內斂、時而浪漫不拘,同時熱愛交際、收整事務、解決問題。
要是你也好奇,該如何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夢想,可以看看我為你準備的「音樂劇分工圖鑑」,或許讀完這些文字,你就能更具體地瞭解不同職位可能適合怎麼樣個性的人。(以下為個人劇場經驗,實際分工因應不同劇團製作會有所調整。)
最後,除了上面提到的「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以及「瞭解自己的個性與特質」外,觀察並思考自己喜歡某項事物的理由或是本質,也是探索自己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以我自己為例,高中時我最想唸的科系,其實是建築與考古,前者是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規劃統整事務、設計結構與平衡,國小時甚至還曾自己紙本手作了一個 RPG 遊戲,後者則是基於自己對歷史的熱愛;但說真的,我也不知道是我骨子裡就很喜歡歷史,還是因為從小看太多歷史傳記漫畫與小說,總之我對故事、冒險、古代事物及文化一直興趣滿滿。 雖然因為家人的反對,我最後沒有選擇這兩個科系,但回過頭看看自己現在熱愛的志業,發現作曲、編曲的本質其實就是建築,而戲劇更是探索文化的最佳管道⸺因此從事戲劇音樂相關工作的我,其實一直在追尋自己從小內心聽到的聲音,只是過程中繞了許多路,或是當下未必知道自己會走向哪裡。但只要相信自己,並對自己誠實,有一天我們終會撥雲見日走上山頭,屆時回首來時路,只剩莞爾一笑。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