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AN DO IT



變動中的夢想

文|教師 黃書平

圖|Jean Zhan

追隨多數必然迷失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自己想做的事,不害怕孤獨。⸺安藤忠雄

猜猜要成為一個領域的專業,需要多少時間呢?近代著名的 10,000 小時定律,會告訴你⸺足足需要投入 10,000 小時!換算下來,在未來十年內,每天都需投入至少三小時練習才有可能成為專家。然而青春年少的我們又有幾個十年呢?因此在「夢想」中,我們也許可先把目標擺在「嘗試」,而後再來「選定」及「投入」。 在國際上獲獎無數,被譽為「當代最偉大建築師」的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其實高中畢業後,就因家境貧窮未能繼續升學。而他,也並不是在年少時,就以「建築」為一生追求。

屢戰屢敗的夢想,在變化過程中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明亮

變動中的夢想
安藤的童年和我們一樣,有許多天馬行空的夢想,高中畢業的他,為了謀生,試圖做過木工、卡車司機、最終成為一位業餘拳擊手。

在拳擊手的生涯中,首先,他必須嚴格控制體重和無止境的訓練。身上浮現的傷疤並沒有擊退安藤,但在出國比賽後,他最終認清自己並沒有成為職業拳手的天賦。最後會踏上建築的道路,也是因緣際會在書店翻閱到 20 世紀建築師代表之一的勒・柯比意(Le Corbusier)的作品集(還因買不起而藏起來,希望別人不要買走),深受感動的他於是開啟一如繼往刻苦的自學之路。

安藤在自傳中談到:「一開始總是不盡人意,大多的嘗試都換來失敗。儘管如此,我還是賭上機率。在陰影中,一心前進,抓住一次機會,就換得下一次前進……就這樣延續著微小的希望之光,拼盡全力的度過人生。」在與時間的賽跑中,雖然安藤過往的嘗試屢戰屢敗,但在最終確認夢想後,他便開始一路堅持。我們無從得知安藤是不是天才?但卻可知道,在不停變換的「嘗試」中,他最終才「選定」建築之道,從此堅定地獻上了他一輩子的決心。

「先行動,再思考」讓成長之路,充滿期待並感受變化

漫長的生命之旅中,我們其實並不用急著在年少時立刻許諾一輩子的志願,不過卻需要以積極的態度去思考,甚至在思考前,更可以先去嘗試。當代社會觀察家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在節目中建議:「先行動,再思考」。這並非是指如無頭蒼蠅的虛度,而是強調透過「實作」,如:志工體驗、社群討論、實習……各式各樣的接觸,來幫助我們重新確認自己的方向是否適合自己?畢竟喜歡一件事情、想試著做一件事情,其實很純粹!只是當我們連結到「太大目標」,想著:我必須要求自己達到專家水準,甚至要「一生懸命」,往往就會在感受到熱情前,就先體驗到壓力和挫敗。因此,容許自己先「試」再「想」、容許自己犯錯,也許就會發現其實真實和想像完全不同。就算某些體驗是你意想不到的「歪路」,也可能幫助我們連結到前所未有的新想法。期待大家在探索途中,都能遇見此生想傾盡所有追求的那束光。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