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他們是這樣踏出第一步

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每個人的路途都不盡相同,有些人繞了一大圈、有些人走得跌跌撞撞,但他們一定有個共同點⸺踏出第一步。即使前方有很多榜樣,你不需要、也不可能完全複製他人的成功模式,而是該對各種可能性抱持開放的心態,屢次嘗試。

永不止歇的自我探索:歌手/詩人 巴布.狄倫(Bob Dylan)

文|樂評 克里夫異象

「我一直有著冒險追尋的抱負,就像奧德賽迷航,漂流之後開始尋找歸鄉路。」⸺巴布.狄倫

沒想到……他們是這樣踏出第一步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被譽為美國當代文化中,最重要和最具影響力的開拓先鋒,狄倫生涯橫跨六十多年至今,無論是音樂、文學、繪畫以及影視,皆能在其中發現他的巨大身影,啟發無數同樣在藝術道路上追求探索的後輩們。然而,在化名為巴布.狄倫之前,他是一位名叫羅伯.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的無名小卒,1941 年 5 月出生在明尼蘇達州杜魯斯(Duluth),六歲時因父親染上小兒麻痺,於是舉家搬遷至母親的家鄉希賓(Hibbing)經營電器行。十歲的某一天,父親買了一把吉他給他,同時發現家中有一台桃紅木黑膠唱盤,放下唱針的那一剎那,歌曲〈Drifting Too Far from the Shore〉便悠揚傳入狄倫耳中,令他大受震撼:「那樣的音樂讓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另一個人,出生在錯誤的地方。」

希賓是以礦業為經濟命脈的小城市,發展落後,沒有太多娛樂選擇,每到深夜人靜之時,狄倫便會打開無線電台,透過大氣電波向外發送頻率,聆聽來自各地的音樂廣播,大量地汲取知識和拓展視野,舉凡鄉村天王漢克.威廉斯(Hank Williams)、藍調傳奇穆迪.華特斯(Muddy Waters)和搖滾先驅強尼.雷(Johnnie Ray)等音樂人都極大改變他對音樂的觀點,他更在高中才藝表演舞台上用力敲擊著鋼琴鍵,演奏小理察(Little Richard)的歌曲,由於當時社會風氣保守,尚未接受狂野奔放的搖滾樂,校長便急忙拉下布幕中止演出。離開高中那一年,狄倫更在畢業紀念冊寫下他的夢想:「加入小理察的伴奏樂團。」 大學時期,狄倫來到了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在這裡接觸了影響自己日後發展最為關鍵的民謠音樂,他形容這類型的音樂揭露了創作者對生活、人群、習俗甚至整個思想體系之感受,尤其是抗議歌手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最令他印象深刻,他為此日以繼夜地學習彈奏民謠歌曲,像一塊海綿般不斷吸收和揣摩其中的精隨。明尼蘇達對他來說已經太過狹小,在確立成為職業歌手的志向後,狄倫最終決定放棄學業,背起吉他和行囊,隻身前往當時的民謠重鎮⸺紐約:「整個城市展現在我面前,我看得清清楚楚。未來,沒什麼好擔心的。未來,近得不得了。」

做自己喜歡的事:插畫家/漫畫家 高妍

採訪整理|編輯部

當一個人一直不變,那他就是一直在變。⸺高妍

沒想到……他們是這樣踏出第一步
討厭浪費時間,在大學時期就持續自費出版作品集的高妍,創作了一本僅 32 頁的漫畫刊物《綠之歌》,她曾說裡面的內容是自己 19 到 22歲的回憶,同時也記錄了與日本搖滾巨匠細野晴臣相逢所觸發的感動,沒想到,這本刊物中的一頁卻輾轉讓細野晴臣本人知曉,2019 年,細野晴臣更主動邀請高妍參與他的生涯紀錄片拍攝;無獨有偶,《綠之歌》的書名是起自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渴望承諾的小林綠,在出版三年後,高妍接到了她第一件商業插畫案⸺《棄貓》的封面繪製委託,還是由村上春樹親自邀約。她認為,是《綠之歌》中近似坦誠相見的不純熟,縮短了她與仰慕的作家及歌手間的距離。

2022 年 5 月,長篇《綠之歌》台日同步出版了,即使是重複描繪自己的過去,高妍也能重新提煉細節,讓人物的肢體和動態變得更美, 500 頁的內容有網點重貼,甚至到整頁重畫,而這像是「畫狂」般的特質,是因為她一直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

對一部分的人實屬難能可貴的是,高妍自有記憶以來身邊有許多位求學時期學畫的親戚長輩,平常的休閒嗜好就是畫畫。而到了美術課開始被拿去考試的國小五、六年級,她某次被班導叫去,一開始以為是因為數學考不好需要補修,不料那卻是現在仍感激在心的委婉舉動:「如果你喜歡畫畫,你可以在午休時跟我一起畫。」

在這位班導的支持下,高妍不只學會畫鬱金香,還接觸到影響她很深的《小王子》,更是這個契機,她看到當年學業成績優異的同學即使喜歡畫畫、欣羨自己有老師的支持,最後仍就此放棄,選擇潛心在能備受肯定的課業上。多年過後,她意識到對方是一個縮影,身邊多數人是照著家人的希望去讀自己不喜歡的科系,畢業後才發覺自己要做不喜歡的事一輩子。 而一直都知道自己為何前進的高妍,在《綠之歌》簽書會上遭遇了相仿的情況,一位年輕的讀者面臨到專心畫畫與升學壓力間的拔河,她給出自己體悟已久的建議:「你以後會遇到很多討厭的事,現在就做你喜歡做的事情。」對現在的高妍來說,即使沒有同齡的人能共享自己獨自創作的孤獨與壓力,創作仍是將痛苦昇華成美麗的過程,只要讀者能產生共鳴,她就能從中自我療癒。 談到更遠的未來,她分享到自己很喜歡的「持平」狀態:像長期維持短髮的人其實經常注意自己的頭髮長度一樣,當你看到一個人維持一樣的狀態,其實就代表他一直在變,即使心中的目標不會被看到,仍必須耗盡一切努力。

連一連、猜一猜

文|編輯部 圖|Jean Zhan ◎本文感謝政大廣電系授權改寫〈走過的路並不會浪費〉 請從簡介中判斷下列三位知名人士是誰?他們如何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回顧經歷,更加瞭解自己
回顧經歷,更加瞭解自己
父母的爭吵總是讓年幼的她感到不安與憂慮,與母親爭執過後、面臨極大的壓力的她只好求助醫生。然而有次她發現桌巾上的紅色花紋居然轉移到天花板、柱子、自己身上,甚至整間房間都滿布花紋,她開始畫下這些幻覺,因為畫畫能撫平悲傷、寂寞與減輕任何身體不適,對她而言,透過大量複製、無限增殖富有生命,且能帶來和平的圓點,既表達了對「永恆的愛」的憧憬,也代表她終於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
保持好奇心,不畏重新投入熱情
保持好奇心,不畏重新投入熱情
大四在電視台跟廣播電台實習後,她發現自己一點都不適合這麼高壓的工作環境,爾後歷經廣電所畢業與五年基金會工作,29 歲的她有了新的想法:「第一份工作不一定會讓你知道你喜歡什麼,可是一定會讓你知道你不喜歡什麼。」

她理解到自己不適合待在組織裡,也發現自己喜歡幫助人,再加上當時 88 風災讓她體悟到有一些人的心中是無法用物質填補的。查找資料後,心理諮商師成為她的最終選擇,於是辭掉工作,推甄了國北校大的諮商所,開啟了人生新的道路。
減輕痛苦,表達自己
減輕痛苦,表達自己
高中時期的他,一邊學習畫畫與攝影,一邊在校報上連載漫畫,畢業後他在家鄉的一家廣告公司畫插畫,結果差強人意,卻結識了一生的夥伴烏布・伊沃克斯(Ub Iwerks)並共同創立一家美術公司。但由於公司營運不善,他為了彌補虧損進入另一家廣告公司,卻因此接觸了動畫且深深著迷,從此投入動畫的創作與研究,隨後在伯父家的車庫成立他第一個卡通工作室。1928 年,由米奇主演的《汽船威利號》公開放映。

找一找:如何踏出第一步

文|編輯部 圖|Jean Zhan

沒想到……他們是這樣踏出第一步
看到巴布.狄倫、草間彌生與高妍等人找到理想後貫徹至今的模樣,你的內心是否也蠢蠢欲動?其實微小的事件也會引發深遠的影響⸺假如看完一部電影或一場展覽覺得很感動,你可以寫下心得作紀錄;又如你遇到朋友請託,不得不幫忙製作活動宣傳單時,發現自己對設計海報很有興趣……等無數種狀況,你都有機會遇到。

如果以下念頭與你現在想做某件事的契機不謀而合,記得「先行動,再思考!」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