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讀一讀,他們眼中的世界

文|灣那

圖|張梓鈞

《百臉先生》——季斯蓮・賀貝拉 繪著
《百臉先生》——季斯蓮・賀貝拉 繪著
今天你上學前無緣無故心情低潮,鏡子前的自己一臉不悅,這時,該怎麼回應同學或老師的關心?如果戴上一個面具就能人見人愛,那你就用不著費心思考該怎麼說明自己的心情了。戴上面具就能變成他人滿意的自己……這種面具真的存在嗎?

百臉先生是個面具蒐集狂,他想從收藏裡找出一張能讓未婚妻傾心的「臉」,從日本能劇、義大利即興喜劇、韓國河回村、印尼峇里島面具……戴上每張面具的他,不知不覺地隨著面具變化或喜或憂:擔憂、生悶氣、興奮、恐懼到孤單,宛如在慶祝一個人的面具狂歡節,默默地為唯一的觀眾排演。對他來說,面具不是向上天祈求或戲劇表演的道具,而是裝扮自己的最佳配件。

先民設計面具,在儀式中使用,是為了向大自然表達崇敬,認為戴上面具能褪去人的身分,成為神靈與族人的信使。如果要設計一個面具,你想形塑什麼樣的造型、畫上什麼樣的顏色呢?最重要的是⸺它能展現出什麼樣的你呢?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台灣服飾誌 著,阿毛子 繪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台灣服飾誌 著,阿毛子 繪
襯衫上衣加百褶裙或長褲可能是你的日常穿搭,不過你可曾想過幾百年前的台灣⸺學生上私塾不用穿制服;女性走下轎子及牛車,把大街小巷當成伸展舞台;而男性穿木屐甚至是種時髦?還有一件「台灣服」跨越百年,能順應各種潮流,說是第一件經典單品也不為過。

這件台灣服,就是榮登台灣頭到台灣尾排行榜第一名的「大襟衫」,男女合宜,人人衣櫃裡都有一件,特色是前襟向右遮掩左衣片,稱為「右衽」,像小寫英文字母的 y。它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衣衫細節,每個時代的粉絲總能翻玩出各式各樣的新設計,如在女裝領口及袖口縫上材質各異的裝飾,從精緻的刺繡、飾帶緄邊到蕾絲;又或在日本人引入現代洋服時,將「摩登味」融入剪裁,合身地顯現女性玲瓏的身段。
本書將一度無人聞問的福爾摩沙「古著」,以漫畫技法重新呈現,讓都會女子及瀟灑仕紳化身為鮮活明亮又吸晴的「時尚圖鑑」人物。這本圖鑑除了能為你正醞釀的歷史故事角色,帶來考據清楚的服飾設計,更能讓你對台灣時尚史的想像,開啟華麗的一頁!
《織物地圖》——康雅筑 著
《織物地圖》——康雅筑 著
你嘗試過羊毛氈手作嗎?羊毛氈是種手工藝,透過戳刺產生磨擦,形成氈化效果,再塑形成可愛的角落生物。事實上,羊毛氈小物裡透露著紡織文明的線索:一條線能產生什麼變化?從蠶蛹、羊毛、棉花、亞麻作為起點,走過漫漫時光,人們捻成紗線、紡織成布、剪裁縫紉後,衣服終於完成。如今你的T恤原料標示,卻是人造纖維?自然材質纖維呢?

從工業材質到衣著配件,纖維的蹤跡事實上處處可見,當人造織物成為今日的時尚寵兒,使用自然材質的手工織物,則瀟灑地走上另一條路。藝術家康雅筑走訪世界,考察當代與傳統下「纖維藝術」的新舊風貌:日本金澤織物染繪的工藝,是和服文化悠久的底蘊;加拿大藝術家索拉・菲德勒拆解舊毛衣,仿效真實街景的紋理與細節,織成城市街景壁毯;匈牙利藝術家卡蒂則把羊毛染色,搓揉成畫,色彩柔美地暈渲開來,畫作的觸感彷彿能觸發人們初次擁有織物的情感回憶。

現在起,不妨留意自己身上的穿著配件,研究看看裡頭有哪些不同纖維元素構成,整理各式織物資訊,啟航「織物地圖」第一站。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