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看友誼 好朋友的肺腑之言

文|編輯部

圖|劉倩帆

「我的行為絕對沒有錯!絕對!」

從小學開始就和日向關係很好的千穗,溫柔體貼的個性在國三時因為「愛裝好孩子」等莫名其妙的理由,成為班上同學欺負與孤立的目標。在其他同學都視而不見,還說「如果你幫助她,你也會被欺負」的情況下,日向還是天天找千穗一起吃飯,並提議千穗向班導據實以告。但班導反而用「你誤會了吧」與「同學只是開玩笑」來搪塞日向,千穗則因為霸凌手段愈來愈激烈而不能好好上學,最後轉學了……班上帶頭欺負的同學便把矛頭指向保護千穗到最後的日向。

其實動畫中的這段故事,是漫畫家羽海野千花以真實發生在姪女身上的霸凌事件為原型描繪,她的姪女就像日向一樣,面對加害者沒有絲毫屈服,儘管很害怕自己變成孤單一人,日向仍然很擔心轉學後的千穗再度受到欺負,而什麼都無法為千穗做。在她回家向家人傾訴自己的無能為力時,卻讓家人為她流淚,她慌了,她只能抹去淚水逃向河堤邊,大聲告訴自己:「可是我一點都不後悔啊,絕對不可以後悔,因為……我的行為絕對沒有錯!絕對!」她會繼續忍受無視,但是要是再受到欺負,她也一定會大聲說住手,她不會沉默,因為不管發生什麼事「只要堅持下去直到畢業的話,就是她的勝利。」

所幸日向的爺爺在傾聽她的遭遇後,並沒有責怪她不讀書多管閒事,而是讚賞她做得好,認為她幫助了朋友,應該抬起胸膛,讓日向即使面臨在班上變成孤單一人的現實,都有家人作為避風港努力撐下去。旁觀者的舉動會影響霸凌行為的持續或終止,因為害怕引火上身而選擇沉默是最不明智的,善良是一種選擇,勇於為自己與同學發聲也是一種選擇,卻是根治校園霸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近的阿月遜斃了!」

烏野高中排球隊的一年級生月島和山口,從小學就認識了。初見面時,月島對著欺負山口的小孩說了句「遜斃了」,替山口解了圍,但山口總覺得當初月島那句話所指的,也包括那個只會哭哭啼啼的自己,彷彿是要他學著堅強起來。

而發生在球隊集訓時的這一幕,以雲層遮住月亮的畫面開頭,拒絕了自主練習的月島,獨自走向宿舍,心裡想著曾拼命練球卻連上場機會都沒有的哥哥:小學時,月島滿心期待地去看身為「高中排球隊王牌」的哥哥比賽,但球場上卻怎麼也不見哥哥身影,一抬頭,竟和在加油團裡的哥哥四目相交⸺「遜斃了。」什麼王牌,都是自己擅自把排球當作哥哥的全部,害哥哥不得不撒謊。這次,月島說的是當時對排球充滿熱情的自己,也是他無法忘懷的心結。

而正當月島深陷在回憶中,山口突然跑著追上來,鼓氣勇氣喊道:「最近的阿月遜斃了!」看著總是只做到「及格就好」的月島,山口憤慨地問:「明明具備身高、頭腦和球感的你,為什麼要畫地自限?」月島卻反問:就算贏了一場又一場比賽,總有一天也必定會在某處落敗,又為了什麼要這樣拼命?這時的山口腦中浮現了自己在比賽中失
敗的回憶,揪著好友的衣領說:「除了尊嚴以外,還會是什麼?」

一道月光照在二人臉上,畫面切到天空,雲層飄散,明月清晰可見⸺那是盈凸月,代表著即將滿月。過去的心結讓月島害怕努力可能落空的痛苦,卻也放不下對排球的熱情,而一個人鑽牛角尖。山口的當頭棒喝成為契機,讓月島終於破殼而出,不再作繭自縛。

三次遜斃了,是二人的羈絆之始、是月島的心結,更是以羈絆打破心結的肺腑之言;反覆出現的月亮,則暗喻著月島內心的陰晴圓缺。《排球少年!!》強調,在這種球不能落地、不能持球、一個人不能觸球二次的運動中,一顆排球會牽起所有人,沒有人可以獨自勝利或失敗。同樣地,在這世上沒有人可以不要羈絆⸺雖然它可能使我們絆倒,但也會是扶起我們的那隻手。
英文:愛與自由
最初,朋友在古英文中是 freond 這個字,源自古德文動詞 frijōną ,意思是「愛、自由」。後來衍伸出的英文單字除了 friend,還有 free(自由)、friday(週五)等。而原本 friend 只有「獨立於愛情、親情以外的強烈情感」的意思,但後來在戰爭時期,又有了「敵人的相反」這個定義,也就是多了「忠誠、同一國的」之意。
至於現代德文的朋友「Freundin」也同樣源自古德文 frijōną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字是來自北歐神話的愛神「弗麗嘉」(Frigga)⸺對,就是《神魔之塔》中的角色原型。
西班牙文:愛
其實,有不少語言的朋友和西班牙文聽起來很像,比如義大利文「Amico」、法文「Ami」、阿爾巴尼亞文「Mik」,葡萄牙文甚至一模一樣為「Amigo」。它們其實全都是同根生,來自拉丁語的 amo(愛)。
俄羅斯文:患難之交
最初,這個字是指「在平原上看到的另一個人」,這點從「другой」(另一個)這個相似的字便能看出端倪,後來又因為戰爭,而有了「一起上戰場的人」之意,才演化為現在的「朋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字的使用範圍很窄,俄羅斯人並不會把剛認識兩天的朋友稱作「друг」,畢竟是從「共赴沙場征戰」的意思衍伸過來的,所以這個字,通常會用來形容與你一起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而且有著深厚聯繫的朋友。此外,在許多其他斯拉夫語系國家,如塞爾維亞,朋友也叫「друг」。
阿拉伯文:誠實與正直
這個字的字源是「صدق」(sdk),有「誠實、正直、忠心」之意,所以阿拉伯語的「朋友」,字面意義就是「對我真誠相待、不欺瞞我的人」。阿拉伯裔或穆斯林常見的名字「Sadiq」也是這麼來的,比如巴基斯坦裔英籍的現任倫敦市長就名叫薩迪克・汗(Sadiq Khan)。
波斯文:依附與結合
源自「کردن」(dos),原有「依附、結合」的意思,後來演變為朋友。在波斯文字典中解釋,當初這個字是作為敵人的反義詞,而衍伸出來的:因為兩個人的心靈「依附、結合」共同對抗敵人,團結一心,而成朋友。不過這是很正式的字,伊朗人日常生活中不太會掛在嘴上。而過去波斯帝國的強大,也讓這個字成了許多語言中的朋友:維吾爾語用的就是同個字,而印度文 (dost)、哈薩克文 дос(dos)也是源自於此。此外,在中國的穆斯林也會用「朵斯提」稱呼相同信仰的教友。
孟加拉文:聯繫
這個字源自印度語的「बंद」(bandh),原意是綑綁、聯繫。有趣的是,現在「bandh」在印度是指「罷工抗議」,這個字更已經被《劍橋詞典》收錄為英文單字,定義為「總罷工」:當人民同時不上班:商店不開、公車停駛……眾人「綑綁」在一起便有很大的力量,去讓政府正視人民的訴求,是一種非暴力的抗議方法。
中文:寶貝與互助
甲骨文的「朋」長得像兩串貝殼,這個字最初正是計算貝殼(古代的貨幣)的量詞:五個貝殼為一串,兩串為一朋。而「友」則是由兩個「又」結合而成,「又」原意為「手」⸺所以友便是形容兩人如「左右手」般互助(日文的「友達」也是源自於此)。由此,我們或許可以這麼解讀:在中文字的概念中,朋友既是珍貴的財產,也是給予彼此幫助的存在。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