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Links
ARTS
Tag
Share
文|葉素雯
協力|曾詩芸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浪漫主義始於德國、席捲歐洲,注重真摯情感與想像,反對理性當道的世界,並走向感性。可以發現,這波思潮出現的時間幾乎和工業革命重疊。隨著機器取代人力、工業技術日新月異,世界產生了巨大變革⸺人與勞動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還有人與自然的關係,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看著原本湖光山色的風景,長出了一根根冒著黑煙的管子,18 世紀末的藝術家與文人開始憂慮工業文明,終會淹沒人的「靈性」,更批判起自古以來人類想「征服」自然的野心,比如瑪麗・雪萊的名著《科學怪人》便是批判科技違反自然、吞噬人性的代表性文學作品。 而在浪漫主義繪畫中,自然不再只是優美⸺而是「壯美」,又或説崇高。 這些繪畫的目的,就是要讓觀者「尊敬」自然。所以,這些浪漫主義畫家筆下的自然山水,多半擁有「偉大、浩瀚、強烈」等特質。藉此激起觀者興奮、恐懼、敬畏,以及由這些複雜感受混合而成的快感,那就如同站在懸崖邊的驚愕與驚嘆。浪漫主義時期的風景畫,將這種大山大水、海闊天空的主題,發揮到淋漓盡致,並常以高聳的山脈、兇猛的暴風與海洋、火山爆發和雪崩等主題表現。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