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獵人

文|Judy Hsu

插畫|Pixie Peng

WE WANT YOU! 這個夏天,植物獵人團開放招募小獵人,請你出門完成以下九種台灣常見原生植物的搜集,記下他們的地點,並善用所有的感官去認識植物,仔細觀察月桃的花型、聞一聞樟樹的香氣,對了,還要記得小心雞屎藤的臭味攻擊!

隱頭花序︰雄蕊雌蕊聚生在肉質而中空的總花托內,外觀如同果實。
雀榕
科別 桑科
學名 Ficus superba var. japonica

落葉大喬木,因麻雀喜愛啄食而得名,全株平滑,具氣生根。葉互生,呈橢圓或長橢圓形,嫩葉光滑呈紅色。雄花與雌花混生於同一隱頭花序,枝幹上具多數球形隱花果,呈粉紅色且散生白色斑點。雀榕是纏繞性植物,被它纏繞的植物往往因窒息而死亡。
複總狀花序︰一花軸具有數個分枝,每一分枝之花序為總狀花序。
茄苳
科別 葉下株科
學名 Bischofia javanica

常綠半落葉大喬木。全台數量僅此於榕樹,樹幹粗糙不平,常有瘤狀突起。葉互生,為三出複葉,成卵形、呈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小葉緣有鋸齒。雌雄異株,複總狀花序,淡黃綠色小花。果實為成串的漿果,成熟時呈褐色。
樟樹
樟樹
科別 樟科
學名 Cinnamomum camphora

常綠大喬木。全樹搓揉具精油味,曾做為樟腦的原料,幼株時期樹皮光滑,成株以後樹皮有縱粗裂紋。葉互生,呈闊卵形或橢圓形,具三出脈,有凸腺,表面深綠色,背面粉白色。花呈複總狀花序。核果球形,成熟時紫黑色,搓揉亦有濃郁氣味。
薜荔
薜荔
科別 桑科
學名 Ficus pumila

攀緣性木質藤本,適合作景觀美化用。單葉互生,卵形。雌雄異株,花序為隱頭花序,隱花果上半部有白色斑點,前端有小凸起,成熟時呈暗紫色,可搓出果膠但產量及效率遜於愛玉子。
聚繖花序︰花軸頂端的花先開,兩側分枝的花後開。
雞屎藤
科別 茜草科
學名 Paederia foetida

多年蔓生木質藤本,因搓揉葉片後有臭味而得名,是製作草仔粿的原料之一。單葉對生,葉形多變,呈卵狀長橢圓形,葉基圓形或心形。花呈聚繖花序,花冠呈高杯狀,外面白色,內部紅紫色。
✿ 柔荑花序︰花軸柔軟下垂,小花從花軸由上向下持續生長。只開單性花。 ✿ 穗狀花序︰小花朵從花軸由下向上持續生長,無花柄。
小葉桑
科別 桑科
學名 Morus australis

落葉性大灌木或小喬木。樹皮淡褐色,常有黃褐色的皮孔,折斷會有白色乳汁。葉互生,具鋸齒,是養蠶戶重要的食草來源。雌雄異株,雄花呈柔荑花序,雌花呈穗狀花序,果實為多花果組成的漿果,熟時呈紫黑色,可食具甜味。
佛焰花序︰無花柄之雄蕊及雌蕊著生在肉質花軸上,外圍有一大型佛焰苞。
姑婆芋
科別 天南星科
學名 Alocasia odora

多年生直立大型草本,全株具毒性,葉片整體呈盾狀,基部呈心形,光滑無毛,不會聚積水珠,具長柄,可作為包裝海鮮的材料。花呈佛焰花序,包覆在淡綠色佛焰苞內。漿果成熟時由綠色轉深紅色。
月桃
月桃
科別 薑科
學名 Alpinia zerumbet

多年生草本,葉廣披針形,可作為客家粽的粽葉,葉鞘層層包覆為假莖。花序下垂呈複總狀花序,花冠中的瓣化雄蕊帶黃色,並具有紅點及條斑,似虎斑,又名「虎子花」。果實球形具縱稜, 熟時由綠轉紅。
繖形花序︰小花有花柄,花柄等長,著生花軸頂端,由外向內成熟開花。
黃花酢漿草
科別 酢漿草科
學名 Oxalis corniculata

多年生匍匐性草本,具走莖。小葉倒心狀,偶有暗紫色。花呈繖形花序,黃色,花瓣五片,全年均可見花。果實密佈細毛,成熟時會因果皮乾燥而自動裂開彈出。在夜晚會「睡眠」,白天時葉片平展,入夜後陽光消失,葉片逐漸下垂。

(本文感謝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行政院農委會農業知識入口網協助)

 

1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

1

2

3

4

5

6

7

8

9

0